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寄语

(2010-06-04 16:07:17)
标签:

教育

分类: 传统文化

http://s12/middle/684a5d0ft7404c81e4aab&690

 

1、“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与期盼。

2、学习是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的经历。

3、孩子是花朵,教育环境就是土壤。

4、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5、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孩子终生的导师。

6、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的心态,领受知识和教育。

7、从小开始打下学习基础,形成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8、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

9、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德、共同追求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10、我们讲礼仪,要真正把握中国传统礼仪的实质。

11、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尊重,也就是培养孩子对传统的尊重。

12、孝和悌是永恒的,不会随时间的变迁而变迁,它应是人人都具备的东西。

13、天地之间人为贵,重视人本是传统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14、今天我们如何处理好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还须从传统中汲取智慧。

15、《三字经》对传统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判断和抉择。

16、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工具。

     五行对应关系:

       金  木  水  火 

       一  二  三  四  

       肾  心  肝  肺 

       耳  舌  眼  鼻 

       咸  苦  酸  辛 

       惊  喜  怒  悲 

       黑  赤  青  白  黄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17、不要把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当做相信迷信的借口和依据。

18、智和信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是一种优秀品质。

19、人特别需要控制的是一种对物质的贪欲。

20、一个合乎礼仪的社会,才会和谐、平隐、井井有条。

21、规矩不仅是对礼貌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人格的培养。

22、字写得如何是和人的修养品德密切相关的。

23、《论语》这部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24、《论语》虽然重要,但是它绝对不是万能的。

25、《论语》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但它不是一部万宝全书。

27、《中庸》在儒家典籍里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浓厚。

28、“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这是永恒的德行。

29、《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格物。

                       《大学》

30、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六经:《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

          《书经》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

          《易经》第一部经典

          《周礼》第一部组织管理和典章制度总集

          《礼记》第一部文化资料汇编

          《春秋》第一部编年史   

31、读经书不当也有失:

           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

           易之失——賊;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32、要用正当的方式去理解和感悟《易经》中的哲理。

33、摧残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罪孽。

    六官:

         天官冢宰——吏部(组织部、人事部)

         地官司徒——户部(财政部、公安部的户籍管理)

         春官宗伯——礼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

         夏官司马——兵部(国防部)

         秋官司寇——刑部(司法部、公安部的一部分)

         冬官司空——工部(农业部)

34、《礼记》中的很多观念已经通过很多成语深深地进入到我们的行为准则当中。

35、《诗经》在带给人们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一个人各方面的修养。

36、《诗经》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之中。

37、古人一些称谓其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

38、法家以极度冷酷的眼光来看待世间人情。

39、名家思想证明了中国曾经一度有非常发达的逻辑精神。

40、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重视每一天的积累,人才会慢慢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41、读古书时要用心思量,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字,甚至是文字的顺序。

42、人在追逐名利的同时,无形中给自己绑上了锁链,失去的是自由。

43、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互补的,使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了稳定。

44、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学说和精神之一就是天人合一。

45、读历史时要掌握一套能够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

46、我们因为认可一个共同的人类起源的历史,我们才是一个民族。

47、光靠一个人来推行仁义是不行的。

48、大禹治水的精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具有永恒的核心价值。

49、我相信中华民族需要大禹精神,也会继续发扬大禹精神。

50、大禹之后禅让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

51、汤的宽厚仁爱为商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2、共和的本意就是由一些大臣共同执政,求得一种和谐与和平。

53、中华文明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鲜明的历史感,悠久的史学传统。

54、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文化,才会对整个民族有益。

55、可以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多赢的状态,促成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56、人的出发点和结果不一定吻合。(隋炀帝东征高句丽)

57、打天下容易,但是治理天下却需要更多的智慧。

58、历史的精彩就在于它的复杂,历史如果很简单了也就无精彩可言。

59、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忠臣良将被以莫须有之类罪名定罪,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剧。(岳飞)

60、人的生命当然宝贵,但是除了生命之外,人还有其他的价值。(文天祥)

61、封建帝王制度是杀不尽贪官的根本原因。(朱元璋)

62、在战争中过于软弱,最终将把自己推向深渊。(建文帝朱允炆)

63、猜疑加果断是传统帝王给忠臣良将的一剂最毒的毒药。(崇祯帝杀害袁崇焕)

64、中国的历史证明只有开放才是真正的出路。(明朝灭亡的教训)

65、即使是学有所成的人也要随时学习,能者为师,无分长幼。(孔子拜项橐为师的典故)

66、读书要带着问题用心来读。(赵中令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

67、即便在贫困当中,依然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公孙弘在贫境中学习成才的故事)

68、先飞的往往是更聪明的鸟。(汉代孙敬头悬梁的故事)

69、我们不提倡用毁伤肢体的方式来表示勤奋,但勤奋的精神永远是宝贵的。(战国苏秦锥剌骨的故事)

70、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绝不让一寸光阴虚度。(晋朝车胤囊萤的故事,晋朝孙康映雪的故事)

71、学习并积累知识,完善自己的才能,当遇到机遇的时候,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汉朝朱买臣负薪的故事,唐代李泌挂角的故事)

72、知识就是力量很早就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当中。

73、勤奋总会有所成,耕耘总会有所获,努力总会有所得。

74、在不良游戏当中人生被虚度,光阴被浪费,人生本身将受到摧残和玷污。

 选自漫步秋林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