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前程似锦
前程似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22
  • 关注人气: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教育去小学化问题访谈

(2010-06-28 11:17:03)
标签:

杂谈

    以下是山东省学前教育网记者丁鹏采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关延平处长的对话内容节选,希望广大家长同志们在教育认识上能够与其达成共识。

    记者:小学化倾向有哪些弊端?

    关处长:小学化倾向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发展均不够成熟和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违背幼儿教育规律,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第二,对于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在幼儿阶段过早、过多地进行知识技能的灌输,孩子易出现急躁甚至厌学等情况,摧残了孩子的求知欲。

    第三,干扰了幼儿园正常教育秩序。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习“知识”,让孩子在幼儿园接受完小班、中班教育后,孩子转到学校学前班,造成了幼儿园大班幼儿流失严重,无法正常开展教育活动。

    第四,误导了家长甚至是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幼儿期是体力增长、智力开发、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应该是让孩子在做中玩,在玩中学。但学前班存在小学化倾向,严重误导了家长,许多家长认为,学前班是教孩子知识的地方,是进入小学的必经阶段。特别是一些小学对入学儿童进行一些高难度的测试,逼迫并误导家长让孩子到学前班学习知识。

    记者:幼儿园到底应该培养孩子什么?

    关处长: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其中的一位长者:“你以为在哪所大学您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老者说:“在幼儿园”。“幼儿园?那种玩耍的地方,您能学到什么?”老者平静地回答:“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码放有序,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说,我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这些。”可见,幼儿园里不是要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学会与人相处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才是一生受之无穷的财富。

     首先,幼儿期是身体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良好习惯养成至关重要,习惯成自然,是一生的发展和成败的关键。

     第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知能力。好奇心、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前提,增强幼儿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勇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第四,    幼儿期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期,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和个性健康发展。

    第五,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