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校长亲猪”看教育缺失

(2014-05-03 10:58:22)
分类: 教育评论

    这个“劳动节”,文章出轨见息,娱乐大餐又起:校长亲猪!

一个月前,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对学生许诺:只要学生不乱丢垃圾,他就当众亲猪。一个月来,学校卫生大为改观,4月28日他当真吻了一头猪。

此事一出,引众观评。“亲猪校长”迅速走红,受国人广泛赞誉,媒体称“用新奇的手段督促学生们养成文明好习惯,肯于诚信兑现对孩子的承诺。教育应该灵活多样、有创新、寓教于乐。”网友则称其为“中国好校长”“中国好男人”“中国正能量”……

甚至有人将其与当年“立木取信”的商鞅相提并论,称其是“吻猪取信”,是兑现承诺的楷模。

在诚信严重缺失,很多人信口开河的今天,这个校长能够及时兑现承诺,的确值得赞赏。但是他的“吻猪取信”和商鞅的“立木取信”,完全不是一回事。

商鞅变法是在处于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50金。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顺利使秦国渐强盛。 

商鞅使用的是赏识法激励民众,由此树立威信,他这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管理办法;而这位校长对学生不丢垃圾的做法用哗众取宠的怪异行为,则是一种不懂管理的表现,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这样的做法只能博得一乐,虽娱乐效果不错,但教育不是娱乐,它需要的是踏实日常制度建设,如果没有一种真诚信念,只是看重“吻猪”的形式,爆笑过,垃圾很快还会堆积如旧。所以,这样的行为只能治标不治本。

乱丢垃圾是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和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要想不让孩子丢垃圾必须找到源头,然后建立长效机制,由此提高学生的道德操行。

在老师、家长及很多成年人都乱丢垃圾的大环境下,靠“吻一次猪”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吗?这次许下承诺之后,学生乱扔垃圾的行为减少了,并不能说明孩子们就“讲卫生”了,真的有“公德意识”了,我想,很有可能是为了目睹“校长吻猪”的异样风采?所以,即便你天天吻猪也无助于事。

想让孩子们摒弃生活陋习,树立良好的公德心,需要校长和老师及家长身体力行的积极影响亲一百次猪,不如给孩子做一次好样子!首先你要讲卫生,不乱丢垃圾,孩子才能如此效仿。再说,“亲猪”的行为本身就很不卫生,以“不卫生”的承诺来教育“讲卫生”,岂不自相矛盾

其实,针对学生乱丢垃圾的行为,有很多管理办法,校长何必非要亲猪?其他校长如此效仿,那校园里亲猫亲狗等行为会层出不穷这样的教育就是瞎胡闹,完全是背离教育宗旨的针对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学校应该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而不是头脑一热去亲谁。

首先让孩子知道乱丢垃圾是不文明的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这种行为应该受到责罚,视情况可采用口头批评或罚其打扫卫生,并取消参加“三好学生”等优秀学生评选资格等处罚;如果自己不乱丢垃圾并且能够捡拾垃圾或监督他人乱丢垃圾,对于这样良好道德行为要及时褒奖,既可口头表扬也可实施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东子在这里特别提出的是:不丢垃圾是一种正常行为,不存在表扬的问题,而丢垃圾一定要接受批评和处罚。中国类似的奇葩有很多,比如谁都知道为官不应贪赃枉法,可现在秉公而为不受贿成了楷模;医生和教师为病人解除痛苦和教书育人是职责所在,不拿患者家属红包和不收家长礼成了典范;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很多家庭孩子自己吃饭要表扬和奖励……

“校长亲猪”给孩子们传递了同样的误导:丢垃圾是正常的,不丢垃圾就是榜样。

再说,六七十斤的一头猪,被一群人捆着、绑着、拽着,从猪圈运到学校操场,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另类生物的强吻(因为没有征求猪的同意)!既然教育孩子有公德,是否也让他们有爱心呢?爱护动物,既使是即将被宰杀的动物都应该被善待,而不是教他们戏虐动物。

“校长亲猪”说明:作为高等生物的我们离文明还很远,人类文明绝不是直立行走那么简单。人可以亲猪,即便猪很愤怒(如图),但绝不该做猪一样的事情,因为我们比猪智慧,不然会让猪嘲笑的。

最后,请大家注意,“校长亲猪”的本意不是教孩子讲诚信,而是讲卫生有公德。所以,从诚信教育而言,这是个好校长;而从现实的讲卫生而言,则毫无意义。  

 

从“校长亲猪”看教育缺失

 

从“校长亲猪”看教育缺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