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随笔 |
“男子汉”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词,男人都希望自己成为男子汉,而女人都希望嫁个男子汉,家有男孩的家长也期盼儿子将来成长为男子汉。
可眼下男孩不像男孩,男人不像男人。男人越来越没有血性,越来越像个娘们,越来越没有男子汉气概。
在过去几十年里,杜丘和许文强的阳刚之气,曾迷倒了无数中国女性,也成为包括东子在内的很多中国男性心中的偶像。现在这样阳刚之气的男性没有了市场,小沈阳、郭敬明和超男这样的女性化实足的男人,竟然成了国人的最爱。昔日粗犷威猛的男人,如今却变成说话嗲声嗲气,身上喷着香水,脸上涂着化妆品,遇事畏畏缩缩的伪娘模样。
如果男人如同贾宝玉,从小在脂粉堆里长大,从小在无尽的宠爱中长大,没有经历风雨,没有经历折磨,他骨子里的男性荷尔蒙是不会被激发出来的。
中国男性正在放弃传统阳刚气概的理念,男人的阳刚之气正在退化,有些男人已逐渐丧失了坚强、智慧、仁义和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特有气质,而被当今的娘娘腔、唯唯诺诺所取代,沦为了没有阳刚精神的群体。
真正的男人应该是侠骨柔情,有柔情但不要失掉侠骨,一阴一阳谓之道。无论是自然界或一个社会,都必须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律,乾坤、日月、男女等阴阳本质特征不能颠倒,否则社会就会出问题。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道理。
中国历史中铮铮铁骨的志士仁人,和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曾让无数中华儿女感动自豪。可历史一路走来,今天有些中国男人无论从骨头、血液、大脑这些内在的生理特征,还是他们的眼神、表情、言谈、举止等外在的表象气质,已与过往时代男人的标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男人怎么了,一个个柔柔弱弱,怎么都没男人味?”男人如此,男孩又如何呢?放眼望去,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幼儿园,越来越多的孩子:脆弱、优柔、独立性差、不自信、不勇敢,爱使小性子、爱发脾气……
“阴柔之气上升,阳刚之气下降。”的社会大环境,使男孩越来越奶油气,越来越女性化,于是,超男、伪娘登堂入室。男性性格中固有的: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大度等优良品质正在日益丧失!
是什么使男子汉离我们越来越远?
是教育,是不当的家庭教育。
在溺爱横流的今天,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被宠上天,没有经历挫折,缺乏锤炼,哪来的阳刚之气。柔柔弱弱的男孩,大多数都是被溺爱着长大的,家长不敢说,更舍不得打。
有一个中学学校的校长是妻管严,对妻子言听计从,而妻子对儿子又异常宠爱,如果儿子犯了什么错,这位当父亲的校长要是批评儿子,妻子就出面护短。如果爸爸对孩子要是严厉了,妻子就会和他大吵大闹,有时还会用鸡毛掸子满操场追打。在老母鸡式的溺爱呵护下,这个男孩无任何风浪的毕业参加工作,可是到了单位就没有那么多的呵护了,由于不善于和同事处理人际关系,经常被同事疏远,而郁郁寡欢,最终自杀身亡。
因为一点小挫折就自杀,这样的男人肯定算不上男子汉。试想,如果他们的儿子小时候,被爸爸或妈妈打过屁股,厉声呵斥过的话;如果他们的儿子,因为错误被罚过面壁或罚站的话,他在小的时候就会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抗挫折的承受能力就不会这么差,长大了也就不会轻易想不开。
所以,我认为:不挨打的男孩成不了男子汉!
相对来讲挨过打的男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更强,抗挫折能力更高。一个男孩,从记事开始到青春期之间的十几年间,挨几次打是必要的。你的孩子小时候自己不打,长大了是要被别人打的。如果李天一幼时犯错,李双江和梦鸽能给他几巴掌,天一就不会成为今天的阶下囚。
挨打使孩子会更坚强,更骁勇,会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我们倡导宽容和忍让,但是有一定限度的,忍无可忍时,就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权益而战。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在她的博客上,写的一篇博文,文章的标题是——《那一拳,你打出了男子汉的尊严》:
那是周一的下午课间,我听刚上完英语课的老师说,班里一个很老实的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为什么他会打人?究竟是什么让这样的孩子动起手来?
带着疑问,我悄悄询问了了解这件事情起因的同学,知道了是因为一个同学给他起了一个有辱人格的绰号,我听了也特别气愤,怪不得这个孩子会动起手来。我没有立即回班里去处理这件事,而是一直思考该怎么处理……
一直拖到晚上第二节自习上课前的课间,我走进教室,先把这个老实却打了人的孩子叫到后面,轻轻地问了一句:“孩子,听说你打了人,无论何时,动手打别人总归不好。”
然后我拉着他的手走上讲台,面对着全班的同学说:“同学们,一直以来,这个孩子不爱说话,他从农村小学考进求实,他做人很低调,虽然他目前的成绩不太好,但是他一直很努力、很坚强。那么今天他为什么会动手呢?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出手打人,这里面肯定有让他忍无可忍的事情。他今天打了人,虽打人不对,但我依然要说,他打得好,一拳打出了做男子汉的气势,男人要能为自己的名誉而战。”
我又把另一个被打的孩子叫到讲台上,我同样也揽住他的肩膀,对他说:“今天你挨了打,原本老师要为你主持正义,但是老师想告诉你,今天的事,我没有办法帮你了,你只能为自己在精神伤害了他人,而付出肉体上的代价,孩子,你知道吗?有些人,可以受皮肉之苦,但不可以在精神上受到侮辱,想一想,如果别人那样侮辱你,你又会作何感想?”
随后,两个孩子彼此道了歉,挽手走下讲台。
我不主张打孩子,更不赞成以强欺弱,但是作为一个男孩,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不仅要能够保护自己,还要能够看到弱小受欺时,勇敢站出来伸张正义。男人应该有坚强的一面,就要强势一些,该硬的时候就应该表现出足够的强悍。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敢作敢为、勇于牺牲、不畏惧恶势力,应该坚强、有毅力、不软弱、不服输能承受各种打击和挫折。而这些良好的意志品种,除却家长主观上的有意培养,就是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包括适当地接受挨打的惩罚教育。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挨打的孩子会仇视世界,报复社会和他人,长大后会有暴力倾向,会愿意打孩子,其实不然,如果你适度合理的打,孩子是能够接受并理解的。
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个个“弱”男,我想如果再有外寇入侵,这些人是否会把敌人打出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尚武精神,也正在日益消失,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是没有脊梁的民族,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他人所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