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的心灵构筑美好的童话——读儿童文学作家窦晶作品感言

分类: 图书信息 |
说来窦晶也算是东子的老朋友了。
那是新千年初秋,我从杭州《浙江青年报》(现为《青年时报》),加盟家乡媒体《城市晚报》不久,结识了同为媒体人的窦晶。记得当时她在《长春日报》负责《学生导刊》工作,后来到吉林电视台青少年部做编导。
我当时除了为报社主持“东子心理热线”电话和专栏外,还应邀为《女性大世界》、《人生与伴侣》、《做人与处世》等杂志开设专栏,撰写文章,并已经出版了几部作品。同时,我还要到省内一些中小学校,作关于孩子成长和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
此间,窦晶协助我做了很多工作,期间我建议她多积累素材,抽时也写写稿子,可先投寄给杂志。但她坦言家庭教育和心理情感类作品不是她的长项,所以感觉无从下手。
后来,我再次远赴他乡。
几年前,我二次回故里时,得知窦晶创作了很多童话作品,有些已经发表在相关期刊上,在分享其获得成功的同时,我向出版社推荐了她的作品,但出版社考虑到当时窦晶的名气有限,建议先向期刊投稿,而后再结集出书。此后几年间,国内及海峡对岸的台湾等地的很多儿童期刊不断刊发她的作品,台湾的《儿童天地》杂志还辟专刊介绍她及其作品。
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一颗纯净心灵,勤于笔耕的窦晶,终结硕果,其获得了包括“冰心儿童文学奖”在内的多项文学创作奖励。去年,窦晶和我说起,有几家出版社和她谈出书的事,作为一个和出版社打了十多年交道的老牌作者,我为其提了些建议,并期望早日拜读她的大作。
2013年初冬的伊通河畔,在帕帕斯悠扬的笛声中,我接过窦晶递来的这几部书。在聊天的过程中,她无比开心地谈起自己的创作体会,脸上总是溢着孩子般的幸福,她说给孩子写故事,自己乐在其中。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吉林教育广播副总监石晓插话说,她那5岁的儿子天天缠着她,让她给读窦晶阿姨的书,这让我也回到与女儿亲子共读的幸福时光……
在《最美最美的新童话》里有一章《大怪物,你出来吧》,这是由《可怕的大脚印》、《鸡丽丝失踪》、《寻找大怪物》、《拯救牛天天》、《河边的守护》、《没鼻子的小猪》和《我们做朋友吧》等几篇连贯的故事组成。
文章塑造了憨憨猪、牛天天、兔宝宝、汪汪狗、鸡丽丝、灰灰驴、老山羊、长尾鼠等可爱的动物形象。他们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也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群体。作品讲述了从最初发现大脚印,对这个大怪物的恐惧,到历尽艰辛找到大怪物,并与之成为好朋友的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趣的故事。
这些充满友爱、勇气、智慧的故事,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上真善美的种子。
《苦萝卜甜萝卜》是《柳树上的椰壳小屋》这部书里的一篇,故事说小白兔和小灰兔种下同样种子的的萝卜,可结出的果实却大不相同,小灰兔的大红萝卜脆甜无比,而小白兔的萝卜苦涩难咽。后来,很多小兔生病了,吃了什么都不见好,最后吃了小白兔的苦萝卜,大家才恢复了健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付出辛劳终会有收获,同时还告诉我们要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任何物品都有其价值所在,我们不要只看表象。
透过这几部作品,我们看到作者笔下有可爱的小动物、善良可爱的小精灵,天真顽皮的孩子,他们经历着冒险的旅程、奇幻的魔法、成长的烦恼,互相支持和信任的快乐……
没有童话的童年是残缺的童年。
儿童文学书籍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品,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最好读物。读窦晶的作品,在使孩子视野开阔、心情愉悦的同时,也会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由此融洽亲子关系,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窦晶是长相俊秀的美女,而更美的是她的心灵,纯净的心灵构筑了美好的童话。
愿美丽的窦晶能为孩子写出更多更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