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2013-08-09 22:53:21)
分类: 东子女儿

    20138912:45,由南国春城昆明驶来的T2286次列车徐徐驶进北塞春城长春,在出站口一个手捧鲜花的中年男子向站内张望,一个双手提着小包,后背一个大大的军用战备包的花季女孩迎来,不惑男将鲜花献给这个女孩,道声:“宝宝,辛苦了!”女孩接过花扑到他的怀里,与其紧紧相拥:“爸爸……”

这个被称作“爸爸”的中年男子就是本文作者——东子,那个被唤作“宝宝”的花季女孩则是本文的主人公——范姜国一。

梦 

山区支教,一直是东子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女儿依依(范姜国一的乳名)是在我的这一梦想感召下日渐长大的,在她不满10岁的时候,就和我说:“爸爸,长大了我也去支教。”我问她知道什么是支教吗,她回答说:“去农村帮助那里的孩子学习。”我告诉她,等她长大了我们一起去支教。

万没想到,这孩子还没长大(16岁半),就先我一步圆了她的支教梦。

引爆这一梦想的是依依的一次校内采访。

2013410日晚,黑龙江大学3号楼地下报告厅座无虚席,校朝阳爱心志愿服务队寒假赴贵州支教报告会在此举行,所有人都在聆听视频中几个小男孩说的话,“你们可以不走吗……”除去大屏幕上播放视频所发出的声响,整场报告厅几百人悄然无音。

作为现场采访的校报记者范姜国一,听完报告的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爸爸,我要去贵州支教。”我听的一头雾水,孩子解释说,她刚才听了报告很受感动,感到山区的孩子很苦很可爱,她要去那里帮助他们,今年暑假他们学校还要组织去贵州支教,届时她想参加。我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并告诉她山区很苦的,你要锻炼好身体。“没问题!”依依高兴的放下了电话。

两个月后,女儿来电话说,暑假学校去贵州支教开始报名了,她们校报要派出两个记者随团采访,她已经去报名了,但是老师说必须征得家长同意。于是来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我详细询问了这次去支教的相关情况,得知依依作为随团记者,既要采访又要全程体验在山区的支教生活,我认为这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所以答应了她的请求。

孩子高兴的说道:“真不愧为‘著名’老爸,果然与众不同,就是给力。”后来,我听依依说很多同学想去支教,但是因为家长心疼孩子吃苦,担心孩子吃不消,而拒绝了孩子的请求,没想到我能够这么爽快就答应,所以赶紧奉承我两句。

在路上

7月18日19:0作为黑龙江大学支教服务队成员之一的范姜国一,与35位学哥学姐登上了从哈尔滨开往湖南株洲的T238次列车,列车穿过夜空向南驶去……

此后在路上,孩子不时的通过微信、微博发出信息:

7月18日21:23:爸爸,我们的车进长春站了,哦哦(我家就位于长春站附近)。

7月1913:30出发18个小时了,现在到达河北邯郸,还有大约13个小时到达湖南省株洲市。硬座确实很磨练人的意志呀,嘻嘻。

7月1922:32长江大桥~~爸爸,爸爸,我看见长江大桥了不过夜色深沉,根本没看清长江本貌真可惜呀,现在到武汉啦~~~

7208:45:现在在由湖南株洲到贵州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K111次列车上,一路南下,离家越来越远啦~~一路上爸爸给我打几次电话问候害得他也没睡好觉,唉,儿行千里父担忧啊爸爸好好休息,白天一定要睡一会儿。

72100:05:到凯里了,吃了特色酸汤鱼,洗了出行以来第一次澡,48个小时的硬座终于结束了一会必须得美美的睡一觉,明天继续大巴走起~~~

7217:49:出发咯~~向停洞进发

72112:00:到达停洞镇吃过午饭,购买生活用品及两三天食用的蔬菜,然后乘坐微型面包车沿山路攀岩而上……

72118:30:终于到达目的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停洞镇的东岑村贤菊希望小学

如依依所言,两天两夜的火车全程硬座,孩子说到株洲下车时,小腿已经没有知觉了肿得像水桶35岁以上的人,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火车硬座坐上10个小时以后,如果不是总活动,肯定小腿要肿胀,作为父亲我能不心疼我唯一的孩子吗?

以往依依长途旅行都是乘飞机,这次是支教坐飞机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但是出于疼爱,最初我还是考虑给依依订购卧铺,孩子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全团都坐硬座,就她一人卧铺影响不好,孩子坚定地说:“爸爸,放心吧,别人能坚持我就一定能坚持!”鉴于孩子说的在理,终了,我满足了孩子的愿望。 

山水情

721日晚上,依依和伙伴们吃了自己做的第一顿饭:清水煮面条拌榨菜。晚饭后,夜晚里来临,队员们到山区的第一个考验是睡觉。

按照事先的规定,所有队员都要睡课桌,学校为此还购置了新桌椅,但是大家不忍心睡新的桌椅,就拼旧桌子,没有被褥和枕头,一个睡袋全包括。每张“床”位均由四五张桌子拼在一起,高低不一样,两个胳膊两个海拔,全身上下好几个高度,一翻身整个房间咣当一声,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依依只能一个姿势睡到天亮。

临睡前,由于燥热,不盖睡袋,大家都直接躺在睡袋上,到后半夜被凉风冻醒,没办法再钻进睡袋里,三天过后依依和大多数队员因热伤风感冒。夜晚蚊虫很多,咬的队员满腿大包,还有虫子往他们的耳朵里飞。睡这硬板床硌得慌,早晨起床之后,因为一夜没翻身,个个浑身酸痛。

第二天,队员们开始投入正常的工作,有课的上课,没课的备课,依依忙着采访前的准备,到校内外走走转转,简单向村长和校长了解了些相关情况。

除了村长和校长,依依还不时的采访孩子和家长及相关队员。采访形式基本就是聊天,这样显得轻松,孩子愿意吐露心声。但刚开始的采访还不是很顺利,一是依依缺乏经验,二是那里的孩子有些认生。

经过两天的摸索,依依感觉到生硬的问答式采访行不通,于是就试着融入山里生活,而不是走形式地问问题,对孩子的采访特别需要技巧,他们不太能听懂普通话,说话太高深会不愿理,所以与孩子沟通,依依都是先问他们,知不知道记者是什么,大部分不知道,然后通过解释,孩子会产生兴趣,就愿意主动跟她交谈了。

对东岑小学校长罗友基先生的采访比较顺利,罗校长很健谈,本来依依列了两个采访问题,但一聊起来发现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比如罗校长的女儿今年五岁,他希望女儿能够走出大山,他对待学校的孩子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抱着希望孩子们走出去的想法,发展山村教育。

在女儿采访过的所有孩子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是1998年出生的徐银花,她只比依依小两岁,但是由于营养不良,长得很瘦小。银花在镇上中学读初中二年级,暑期放假得知来了大学生支教,就也来“蹭”课。

让依依震惊的是这个弱小的女孩竟然已经订婚了,女儿告诉银花不要屈从于命运,千万不要急着结婚,要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依依的鼓励下,这个小女孩表示要抗争。银花不知道“座右铭”是什么,当她听完依依的解释后,说她的座右铭就是:“这一刻不失望,下一刻就有希望。”

临别,银花送给依依一个用彩纸折的灯笼,并在灯笼上写道:“国一姐姐,愿你的记者梦早日实现,希望这个灯笼照亮你前方的路。我支持你!银花。”

依依这次支教是以随团记者的身份参加的,她的主要工作是采访,但是为了更好的体验支教生活,也为了写出更接地气的作品,她申请讲两次课。当申请得到满足后,原来是想讲语文的,但是考虑到没有备课,而且语文有连贯性,突然插进两课,担心打乱原有的课时安排,后来改为音乐课。

女儿歌唱得很不错,读高中时,还曾是“校园十大优秀歌手”,所以教孩子们唱歌应该没问题。在了解了孩子们的音乐学习状况后,她的两节课分别教授大家演唱梁静茹的《宁夏》和李宇春《和你一样》。在依依和队友要离开村庄踏上归途时,孩子们唱起了: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心里头有些思念思念着你的脸 ……

水是生命之源。

在一般的家庭里,拧开水龙头,就会涓涓而流,可这里的山区没有自来水,无论是每日的饮用水、做饭用水,还是洗漱、洗澡、洗衣服,都要到外面去取。

距离学校几百米的地方有一口水井,附近的村民都饮用这里的水,本来这是山泉水,水质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是露天井,每次刮风下雨都会有些杂物灌入井中,这严重影响了水质,而且水井里还生活着鱼、蛇、蚂蝗、青蛙和一些小虫子。这口露天无名井,就是队员们这些天的生命之源。

井水不会自己流到学校,要吃水队员们就必须自己去取。由于学校没有储备水的水缸,只有两个较大的水桶,所以每天依依他们要去取水四五次。取水的主要工具是木棍、竹竿、铁桶、塑料盆,女孩子有的用盆端,有的是两个人用木棍或竹竿抬一桶水;而男孩子则是每人拎一桶水。

这里没有饭店、食堂,也没有家长给你做饭,队员们吃饭就必须自己动手,于是所有人都是大厨,轮流做饭。每4人一组,由一男三女组成,男生劈柴、生火,女生洗菜、切菜、做饭。一般早餐是清水煮面条和煮粥,伴有咸菜下咽。中午和晚上主食米饭,副食有茄子、土豆、豆角、莴笋、豆皮、白菜。

由于队员对于做饭都是生手,总是把握不好盐量的多少,为了使菜咸淡适中,四个厨师轮流试菜。所谓的“试菜”通俗的讲就是尝菜,尝尝咸淡。很多时候,厨师还没试完,一些饥饿的队员纷纷过来试菜……

依依主厨时,分别为大家做了土豆炖茄子、干煸豆角、凉拌粉丝,每次都被队友抢个精光。半个月时间里,孩子们清汤剐水没有一口肉,睡的木板桌硌得后背很痛,包括依依在内的很多都得了湿疹,又疼又痒……

凯 

相比去时,归来之路较为坎坷。难之难在于票之难,为了女儿安全顺利的返回,孩子到贵州的第三天我就开始研究回程的线路。

因为参加活动的孩子家居全国各地,回程自然不能一起走,只好就近搭伴走,女儿幸运的遇到了一个好姐妹——刘彤彤。这是一个长依依4岁,比依依高一年级(女儿小学跳过两级)的学姐,这个孩子家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她回家长春是必经之路,这样女儿就有了伴。

最初他们两姐妹商议,一起乘汽车到凯里,从凯里坐火车(卧铺)到北京,而后从北京转乘返回。后来我从网上得知从凯里有直达长春的火车,这样依依就可以不用转车,而彤彤也还是转一次车。我把这个信息告诉孩子后,她们都认同这个线路。

但在给他们订票时,发现87日凯里到长春的火车没有卧铺了,我想不然改到沈阳吧,然后从沈阳做高铁回来,到沈阳的卧铺也没有。看来还得按事先计划走北京这条线,查询结果依然让人失望:凯里到北京的几趟车均无卧铺。

怎么办?

我迅速展开中国地图,“凯里、贵阳、株洲、桂林、长沙、北京、上海、沈阳、长春”这几个地理名词从眼前飘过。我想不然还是从凯里到株洲,而后从株洲北上返程,可是火车还是那个火车,卧铺却没有了卧铺,我断不能再让我的孩子坐两天两夜的硬座回来吧,地面行不通,我想到了天空:“对,让孩子坐飞机回来!”

凯里新建的小机场尚未通航,周边的机场只有省会贵阳和广西的桂林。这两个机场到长春都没有直达航班,需要经上海或北京转机才行。我告诉依依:“火车买不到卧铺,你们只好坐飞机了,你问问刘彤彤她是否同意坐飞机。”依依回话说没问题。

这样我就想办法组合航班。根据航班信息,她们要提前一天到乘机所在城市,第二天早上登机,晚上到达长春,依依这样到家是可以,可刘彤彤由于当晚没有去大庆的车,只有在长春住一晚。当我告诉依依机票最少在1800元时,孩子很心疼,和我说:“爸爸,我们还是坐火车吧,这样能省一千多块钱呢。”

这时,我突然想到,凯里到长春没有卧铺,贵阳(贵阳在凯里的前几站)是否会有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

查询结果——车次:T2286次;出发点:贵阳;到达到:长春;硬卧剩余:3张。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购了其中的两张:范姜国一21号上铺,刘彤彤22号上铺。

当确认购票成功后,我双手攥拳振臂高呼:“哦了!”

86日早6点半下山,8点到停洞镇,而后到榕江县乘坐到贵阳的大巴,下午2点半到达,依依和同学到火车站取票,而后在周边转了转,回到汉庭连锁酒店。

8708:56贵阳火车站,K2286次列车徐徐启动,迎着朝阳一路向北…… 

两天后,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感 

在火车站看到女儿的第一眼,最为直接的感觉就是孩子黑了,瘦了,但是比以前更结实,更健康,也更乐观了……

刚到家,女儿顾不上旅途劳顿,就兴冲冲地告诉我:“在回来的路上,她收到了很多孩子的问候与祝福信息。”边说边向我展示她的成果:“这是她们送给我的彩蛋,将煮熟的鸡蛋涂上颜色,放在自己编织的小袋子里,将它挂在尊贵的客人的脖子上,说明他很喜欢你。这是那些孩子送给我的纸鹤和一些绘画作品……”

一个孩子的绘画作品是两只大苹果,画中一行醒目的大字:“国一姐姐送给你——春兰”。在几十幅作品中,每张都写着送给“国一姐姐”字样,潘鲜艳画的是一只大蝴蝶在山间飞舞;徐业九绘的是一串葡萄和一只苹果;徐佳依的作品是河中的一座彩虹桥和水中游的小鸭子,她在给女儿的留言中写道:“国一姐,谢谢你昨天送给我的小星星,我很喜欢你的礼物,也希望你能喜欢我的礼物……”

这次支教活动它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

我想应该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女儿和她的队友们最初支教是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给他们送温暖传授知识,而20天的体验后,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山区的孩子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他们成了最大的受教育者。

对于这些刚迈进成年(只有女儿尚未成年)门槛的大孩子来说,这次活动是最好的精神洗礼,洗去都市的铅华与浮躁,洗去虚华与尘垢;洗去孩子们的任性与骄奢,洗去自私与自负。

什么是教育,东子一直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次支教生活对女儿一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谓千金难买。孩子的生命里,由此植入了艰辛、执着、真情与挚爱……

启航——向远方!

启航——让我们的孩子去追逐梦想!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女儿贵州支教散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