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育儿笔记 |
玩是孩子的基本权利。对于幼儿,玩耍就是她的全部;对于小学生,玩耍是孩子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中学生,玩耍依然是其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说,玩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的玩耍除却幼时的独自和玩具玩耍,及小伙伴间的玩耍,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玩耍形式——与父母玩耍,这就要求我们为人父母者,不仅要为孩子满足衣食之需,还要做孩子的玩伴。
作为家长,不要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学校,给孩子买了大堆的玩具,或者有保姆陪着孩子,就可以放手不管。既为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做他最好的玩伴。
无论你的事业有多成功,你的物质财富有多丰厚,你的官当得有多大,作为父亲,不陪孩子玩,你就不配做父亲,就有辱“父亲”这神圣的名号。
其实,我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要说忙,我比一般的上班族要忙得多。因为每天除了撰写文稿,还要接听心理热线,采访别人或接受他人的采访,到电台、电视台主持节目,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到外地讲学、作报告、参加会议……一天忙下来,回到家还要看看书,上网查查资料。
什么叫有时间,什么叫没时间?如果你认为钞票重要、工作重要,那自然就没有陪孩子玩的时间。而如果你认为孩子的快乐重要,那你就有时间陪孩子。我的生活、工作状态如此,相对于那些天天和孩子在一起的父母来说,我和女儿相处的时间少一些,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我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时间,要比那些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却不陪孩子玩的父母的时间多得多!
因为即使再忙,只要在家里,我无论如何也要抽出时间来陪依依玩耍。从依依的《玩过小学》到《范姜国一的快乐初中》,再到《一路玩来是长大》都可以了解到,我教会了依依玩各种棋牌游戏,而且成为她的铁杆棋(牌)友;每天晚上睡前的半个小时,是我和依依讲故事的固定时间。我给她讲我现编的《唐老鸭下蛋》的故事,她则把看来的故事“狗尾续貂”延伸下去;我总是在周末和假期带她出去玩,上山下海旅游观光……
和依依一起玩的时候,我把自己幻化为“大小孩”,不仅把自己童年里玩的游戏一一教给孩子,而且耐心学会现在的孩子正玩的各种游戏,然后全身心投入其中。我教会依依玩我小时候经常玩的打尜、弹杏核、掷旮旯蛤,带孩子去坐雪爬犁、溜冰、打陀螺……而依依教会我玩魔方,还教我玩各种网络游戏,然后和我对决。
很多时候,我用一天中的半天时间陪孩子。而这半天时间我可以用来写一篇稿子,或者去做一场讲座,拿回一笔酬劳;我也可以用来打保龄球、打麻将;用来读书看报,或者干脆睡觉……可我陪孩子去郊外、去游乐场,去孩子想去的地方,尽管那里没有我可玩的东西,但孩子快乐,我则幸福。
十几年来,陪孩子玩最多的游戏当属扑克。因为玩扑克牌有很多益处,所以我从依依刚会说话时起就教她玩。前文说了,依依学习计算,就是从玩扑克牌开始的。关于扑克牌的游戏,现在依依会升级、三打一、414、红10、拱猪、斗地主、小猫钓鱼、憋王八等几十种玩法。
我还和依依一起创设了扑克牌的新玩法。黄宏和侯跃文在小品中,用名片当扑克牌玩。而我和依依用扑克牌编故事,一个人先拿出一张牌,然后编一个故事情节,另一个人随即也拿出一张牌,也要说出一个情节,但是要求必须是前一个人说的故事情节的延续。如此往复接龙,一个长长的故事就诞生了。依依玩得不亦乐乎,编出来的故事情节越来越精彩和充满悬念。
现在看着日渐长大,不再那么需要爸爸陪着玩耍的依依,我突然有了难以名状的失落,而每每回想起陪孩子玩耍的那些时日,却让我感觉无限的幸福……
弹杏核儿和弹琉琉,是我和依依经常在家玩的游戏,这一游戏从依依两三岁开始,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首先我们席地而坐,把杏核或琉琉(有时是圆的跳棋子或五子棋子)放到底板上平均分数,接着每人手里暗攥几个(最少一个,多了不限),然后分别将手心打开,查看对方出了几个子,谁出的多谁就争得了优先权,将双方的子放到一起撒向地面,然后选择小指可以划过的最近的两个子弹起,如果击中了要弹的那个子,而没有碰到其他的子就赢得一子,直到没有击中目标或碰到了别的子而终,再将发子权转交给对方。
军棋、象棋几块钱一副,一副能玩很多年,这是家家都买得起的廉价“玩具”。军棋规则简单,容易上手,有着锻炼思维,启发智力的竞技特色。依依刚开始玩此游戏时,由于一时分不清棋子的大小(职位的高低),经常出现师长吃司令、连长吃团长的以小吃大现象。后来孩子知道大小后,偶尔再遇到以小吃大,她就嚷嚷着“造反”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除此之外,我还和依依赋予这些棋一些新玩法,比如用棋子做类似于弹琉琉的游戏,用军棋玩以大吃小的游戏。就是每人选一色棋子,全部斗扣在地下,然后随意在自己的棋子中翻出一个比大小。谁大谁赢,棋子归赢方,最后数各自的棋子总数,谁的总数多谁就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这种游戏玩法虽然智慧含量不多,但是既取材简单(现成的棋子),又具有随机性,而且变幻莫测。有时自己翻到一个小排长,会认为自己死定了,可是没想到对方竟然翻出了一个最小的——工兵,结果自己又赢了,这样的变化会让孩子狂欢不止。同样,如果自己翻出一个军长,满怀胜利的期待时,可对方竟然翻出了最大的官——司令,孩子又会感到懊丧不已。
通过这样的游戏,告诉孩子要胜不骄败不馁,始终要有平和心态。这样,游戏之外的收获,对于孩子就是一笔无法计算的宝贵财富。
依依7岁半时,她妈妈回山东老家教书去了,我和依依在长春生活,那半年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玩游戏,以上说的游戏这期间都玩过,最有趣的游戏是一次偶然间的起意。
“我说的比赛是有规则的?”“什么规则呀?”
“咱们先站在一起,然后‘剪子、石头、布’,谁赢了就往前走一步,输的原地不动。”“啊,好啊,好啊。”我为孩子又有新创意而高兴的附和着。
第一轮“剪子、石头、布”,依依就赢了,孩子兴奋地向前跨出一大步,第二轮依然是孩子赢了,她又往前走了一步,见我仍然原地踏步,就安慰道:“老爸,别着急,慢慢来。”而后的第三轮我终于赢了,按规则向前移送一步。
就这样输输赢赢,一刻钟后,依依已经落下我很远了,这是天色渐黑,我们隔着长空的“剪子、石头、布”,已经看不清对方出什么了,我故意耍起了赖,孩子见状就大赦我一回,让我向前走三步,这样又玩了一会,我追上了她。这下,依依不干了,非让我再退后三步,说这是还刚才让我前进的那三步,一想孩子说的也在理,我就很滑稽地后退了三步,为此还险些撞到墙,我们父女哈哈大笑……
回顾这些年做父亲的幸福,我感觉最大的幸福不是孩子跳了级、出了书什么的,而是因为我的陪伴,孩子快乐无比的心境和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