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重点报道范姜国一新书

标签:
杂谈 |
分类: 媒体报道 |
在北京举行第四本新书发布会
16岁大学生范姜国一
其父为她争到免做家庭作业“特权”
本报记者
9岁完成第一本书
范姜国一出生于1996年,其父东子对女儿实行“快乐教育”。为了让范姜国一有更多时间玩耍,在她小学时,东子为她争取到了免做家庭作业的特权。就这样,范姜国一三年半“玩”过小学,两年半“乐”过初中,15岁就考入了黑龙江大学。东子说:“我所倡导的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我要求她在学习上:第一要学会基本知识,第二要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对分数和名次没有特别的要求,只告诉她不要扯班级的后腿,要保持中上水平。”
上大学前,范姜国一出版了三本著作。第一本书《玩过小学》是她在9岁时完成的。这部自传体纪实作品当时被湖南少儿出版社斥资10万元买下版权。之后她又出版了《范姜国一的快乐初中》、《好爸爸,好孩子》(与父亲东子合著)。
新书出版五天
12日,刚满16岁的范姜国一举行了第四本书《一路玩来是长大》的新书发布会。这本书中展现了她半年来在黑龙江大学求学的快乐故事。
目前范姜国一在黑大的有线广播台周末组承担了一个全新的读书类节目,自己编写播音材料,自己录制。她在新书中讲述了自己参加广播台社团面试的经历。面试首先是30秒自我介绍,然后是两分钟的模拟主持环节,她自认为发挥得很差,声音发涩,语速较快,没有读出预想的结果。但面试官却出乎意料地认为她表现良好,各栏目甚至当场就开始“抢夺”她这个优秀的人才了。这次经历让她有了奋斗的动力,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绩。
16日,范姜国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说:“现在已经没有第一本书出版时的兴奋了,但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本书就像是自己的成长史,一些内容是流着泪写完的。”据东子介绍,《一路玩来是长大》首印三万册,出版五天已订出一万多册。
对于大学生活,范姜国一觉得社团活动很重要,可以锻炼口才等多种能力,但专业课最重要。同时,她还很看重人际关系,“同学不会因为名气、年龄而原谅自己性格上的不足。”
新作将被拍成电影
范姜国一的父亲东子是名专职作家,在范姜国一第四部新书出版的当天,东子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书《做父亲的幸福》。父女俩的两部作品均被有关机构看中,将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有关事宜正在具体商议中。
东子说,《一路玩来是长大》和《做父亲的幸福》这两本新书将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北京电影家协会青少年电影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东和制片人王永辉专程约访了他,商谈将这两部作品改变成影视作品。该机构同时联系燃情岁月(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专门的创编小组,准备以范姜国一的成长故事为原型,组织力量编写电影剧本,以期在银幕上展现这个阳光女孩的美好形象,让更多的孩子分享成长的快乐,让父母体验做家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