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玩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当孩子还处于胚胎期时,大脑基因就已经被植入了“玩”的程序,。孩子出生以后,在没有学会说话和走路的时候,就学会了玩耍。玩耍使孩子学会了许多技能,活跃和发展了孩子的思维,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孩子在不断玩新东西、新花样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我女儿依依在2岁到4岁期间,总爱拿着小碗玩米袋子里的米、夏天玩水弄得浑身湿透、在厨房经常噼里啪啦地敲水壶和锅子、兴趣盎然地开关柜子门、稀里哗啦地把抽屉里的东西搬出来又装进去、把新买的玩具车拆卸开来……
让宝宝尽情的玩耍,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促进新陈代谢,使他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了,孩子的感冒次数就会减少。多让孩子玩耍,消耗了宝宝的体能,增加了宝宝的食欲,促进了宝宝消化系统的发育。自此,孩子们吃得下,睡得着,身体也就越长越棒。
孩子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开始在玩耍中认识和感知世界,可以说,玩耍是孩子理解人生的开始。感知能力包括看的能力、听的能力、闻的能力、尝的能力和摸的能力。感知能力是认识事物必须具备的能力,幼儿可以通过运用它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辨别一些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区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没有任何其它活动能比他们在玩耍中,获得的感知更深刻的了。在玩耍中,幼儿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等各种感官的参与,来了解各类事物的性质,经过实践所感知的事物印象就深,记得也牢。如:花、草、石子、木头、苹果、土豆等等。
玩耍对幼儿语言的掌握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事实已经表明,我们决不能依赖大量说教来发展孩子的语言,因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使他们有机会以各种方式练习说话。在玩耍中,同伴之间的交流,能激发他们用在其它场合中难以说出来的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种种想法。在各种角色玩耍中,幼儿以不同的身份相互对话,模仿了诸如老师、父母、医生、营业员以至警察等各种角色的对话,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及完整表达语言的能力。幼儿在不断的玩耍——观察——再玩耍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了自己的语言。
另外,玩耍能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模仿能力、思维能力,甚至还可以开发智力,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协调能力等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