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孩子学古文

(2012-10-08 10:07:50)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儿笔记

   女儿依依初三在家学习这段时间,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前面范姜国一2009年上半年成长规划所列的古文学习

古文,一般是指旧时的文言文,我这里所说的古文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也就是古典文学。由于少时在校学习时间较短,所以没有学过几篇古文,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缺憾。我的忘年好友刘成滔老师,做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师,尤喜古文,很多成语都能讲出出处,谈起唐宋八大家,唐诗宋词元曲,更是口如悬河,着实令我羡慕。

我是走自学之路过来的,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古文,所以学古文也是我的一个愿望。我感觉一个文化人,不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学,那他实在不是一个“有文化”的文化人,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精髓,是万万不可丢弃的。和孩子一起学习古文,拾遗补缺,对我也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学习古文,最好的教材莫过于《古文观止》,这是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是为学生编的教材。文中所选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基本上均为历代传诵名篇,虽为当时的蒙童和普通古文爱好者所选编,但一点也没有媚俗的气息,这些不朽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成熟的人生经验、艰深的文章美学,乃至博远的宇宙哲理。

所以,在确定孩子这学期在家自学时,我就勾画着要学习的内容,而古文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古文学习计划

    3月上旬    齐国佐不辱命      曹刿论战               

    3月下旬    冯谖客孟尝君      唐雎不辱使命            

    4月上旬    报任少卿书         诸葛亮出师表        

    4月下旬    兰亭集序           滕王阁序                

    5月上旬    师说              祭十二郎文                 

    5月下旬    岳阳楼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6月上旬    三槐堂铭          卖柑者言      

6月下旬    报刘一丈书        叔向贺贫        

拿出多年的藏书线装四卷本《古文观止》,经过我和依依的精心选挑,以上这16篇古文脱颖而出,被选定为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女儿听说有古文的学习内容,孩子很高兴,并且问我谁来,当听说我来教时,她有些失望,因为我们时常PK,所以孩子知道我的古文底子,心想老爸这样的老师怎能教好呢。

2009年3月9日上午8:00,我们父女的古文学习正是开始,此前我已在案头摆放好《古文观止》和《现代汉语词典》,并打开电脑。《古文观止》作为教材自不必说,《现代汉语词典》是为了解决一些生僻字词的发音,电脑是为了及时通过网络查验相关资料。

我和依依各自坐好,一切齐备后,随着我的现在开始上课啦按照学习计划,我们今天学习一篇周文——《齐国佐不辱命》,我先朗读一遍课文,接着读一遍。然后先不看解释,自己翻译一遍,对照解释再看一遍古文,最后我们一起浏览赏析

《齐国佐不辱命》说的是:“晋齐鞌之战齐军败绩,齐国佐奉命出使求和,但面对郤克得苛刻条件,他从容不迫逐条驳斥,并表面若无和解的可能,则破釜沉舟奉陪到底!他的说辞逻辑无懈可击,果然是不辱使命!”

我读原文的过程不是很流利,个别字发音也不准,孩子指出后,我们通过词典来裁决,翻译的过程,也时有不同,最后以译文为准来解决纷争。有时为有趣的故事情节而乐,有时有为意见不一而争持不下。

学完第一篇古文,我让依依感想,孩子说道:“我感觉这个宾媚人能言善变,真是智慧,他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他很灵活,很有气势,不畏强权。这古文看着枯燥,学着还真有趣,尤其和你这样的‘二五子(指业务不精通)’老师学习,真是开心……”

课后,我这个“二五子”老师对不服气的学生,提出几点要求:第一,对于寓意较深的篇目,要对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写感想:第二,掌握文中优美的词句,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以应用;第三,对写作有帮助的段落要背下来;第四,要了解这篇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境况;第五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需要背诵的篇章较少只有像《滕王阁序》的:“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样的名篇佳段,才可得此“殊荣”。

我和孩子在这段学习中,印象较深的是《冯谖客孟尝君》,是一篇纪实的古文,讲的是一个叫冯谖的人,在宰相孟尝君的门下做食客,聪明的他先后用送债、出国游说的方式为孟尝君“建造”“三窟”,因为文中冯谖提到狡兔有三窟,这样才能高枕无忧的安度晚年,这篇文章体现了冯谖的聪明才智和知恩图报,以及孟尝君的礼贤下士和宽宏大量。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让依依懂得了做人要宽容,要知道感恩。同时,使孩子知道,没有伯乐的赏识,即便是千里马也难以展示自己的能力。这篇古文使依依掌握了个词语:三弹长铗:指冯谖三次弹唱长剑,使人注意到自己再以行动展现自己将自己“推销”出去狡兔三窟:原意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除了周文《齐国佐不辱命》、秦文《冯谖客孟尝君》、唐文《滕王阁序》,还有汉文《报任少卿书》、唐文《祭十二郎文》、宋文《三槐唐铭》、明文《报刘一丈书》等各朝各代精美古文,都为我们父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通过这些古文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古典文学知识,而且增长了历史知识,还开阔了的视野。当然,我也增加了古典文学知识,提高了对古文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和孩子一样,在这种游戏式的学习中收获了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天之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