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年幼尽量少折腾

(2012-09-02 15:44: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儿笔记

今天的这篇育儿笔记,应该是我教子的一个失败例证。

尽管现在的人口流动性较大,但是一个一岁的婴儿先后生活了东北、华东和西北的三个省份却也少见,女儿依依就是拥有这种较为少见经历的孩子之一。

依依是1996年10月21日吉林我的老家出生的,四个月后,我们将其送至山东的岳母家寄养,又过了五个月,将孩子接到我们的身边——陕西西安。

阔别将近半年之久,再见到我的女儿时,孩子已经不知我为何人,因为“爸爸”尚未储存在她的记忆里,经过几天的“套近乎”,孩子终于接纳了这个爱着她的“爸爸”,由此也开启了我对孩子的快乐教育……

由于不断地更换地域环境,幼小的孩子很难适应,我的小娇儿不时忍受病痛的折磨。

从山东接回来,依依的身体就不是很好,我们想尽各种办法为她调养,孩子的身体渐渐得以恢复。但还是时有感冒、发烧。

19971020凌晨,依依上泻,给她吃了药不见好转,而且开始出现高烧,于是我们迅即将其送至西安市儿童医院,到医院后办理了住院手续,当日不停的打吊瓶,可是高烧依然不退,始终在39-400C之间在我们苦于孩子的痛苦不能排除的时候,有人建议转院到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傍晚转院住入西安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日晚7时至22日早8时一直输液治疗,致使女儿的一周岁生日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三天后孩子康愈出院

在医大住院期间,由于孩子当时很胖,血管不好找,而扎针的护士又是实习生,所以扎了几针都找不到血管,从头到脚几乎扎遍了,头上、手上、脚上都是针眼,孩子生病本身就心焦,再加上扎的疼痛,于是大哭不止,为了不给护士施加压力,不看孩子痛楚的表情,我躲到走廊里等候。不知过了多久,屋里传来:“这回扎上了。”随后孩子的哭声渐渐小了, 我回到房间,看到孩子和她妈妈满头是汗,我一边为她们擦拭汗水,一边安慰道:“好了,没事了,很快就好了。” 

女儿人生中的第一个生日,就这样在病痛中过去了。

1997岁尾忙碌了一年,带着收获我们全家踏上了归乡之路,首先来到山东外婆家。一周后,从山东龙口启程,途经烟台、大连,上汽车换轮船转火车,两日后到达吉林奶奶家。

由于地区气候、水土差异,及长途颠簸,到达山东后,女儿就患感冒,起身赴吉林前夜,因咳嗽引起呕吐,但是为了赶回老家去过年,我们还是踏上行程。在烟台乘般去大连途中,因舱内湿度较高,引起高烧不退,孩子异常痛苦,啼哭不止。幸得同般旅客及船长、大副照顾,烧虽终退,但由此引引发肺炎。

到达老家的当晚,孩子不停的咳嗽,第二日去医院诊治,确诊为“急性支气管肺炎”,遂即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平均每日次吊瓶,孩子出现过短时心衰症状,经过5天的病痛折磨伤痕累累(扎的针眼)的依依终于蹦蹦跳跳的出院了

孩子这期间的多病,作为父亲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频繁的折腾,也不止于此,所以在此东子告诫各位婴幼儿家长,孩子年幼尽量不要远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