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高考记(3)——再战!
(2012-06-08 20:53: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育儿笔记 |
高考第二天
今天的时间安排和昨天差不多,只是考试科目不同而已,上午考文综(政治、历史、地理),下午考英语。
这两科,文综应该说是依依的强项,其所涵盖的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依依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历史、地理曾考过年级第一,政治也考过班级第一;而英语相对来讲弱一些,孩子在小学跳级时曾考过班级倒数第一,刚上高中时也是班中倒数几名。后来在我和老师的鼓励下,孩子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在模拟考试中进入班级中上游。
我是11:30准时到考点接依依的,11:35学校大门打开,开始有孩子从考场走出来,先出来的孩子大都表情很僵,我身边的一位母亲问满脸不高兴的女儿:“没考好啊?是不是很难呀,这些孩子今天怎么都绷着脸啊?”那个高个女孩没有答话,而是低着头随妈妈离去。
一个女孩无奈的对她妈妈说:“今年考的都是去年就会的,这一年新学的一点没考。”“咱不比去年分少就行。”妈妈安慰道。“那这一年不白复习了。”“那有啥办法呀,这怨你爸又不怨我……”
脸部表情各异的孩子,从校门口鱼贯而出,过了七八分钟,仍不见依依和同桌的身影,我努力的睁着双眼,就是不见我的依依,在人流渐少时,我稍一走神儿,听到一声清脆地“爸爸”,循声望去,见女儿向我奔来……
由于依依自小受我的“品行居首、能力次之、学业再次”教育思想的影响,孩子答题速度相对大多数孩子来讲,要慢一些。孩子上学这10年来,我主要对孩子的品行实施积极影响,使其成为一个“懂事理、明是非,知道感恩,真诚守信,正直善良,乐于分享,勤于助人”的孩子;其次是生存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的孩子;而后才是学习文化课,对其文化课的要求是:“学会、弄懂、能应用。”至于考多少分、第几名均是次要的。
在别的孩子都为了分数和名次而在苦学死学时,我为依依提供的活学乐学的氛围,有效地保证了孩子的睡眠和学习兴趣。为此,我曾和老师、校长商议,减免了她的家庭作业。10年来,我没有给孩子买过一本练习题,没有给孩子布置过一道作业题,也从未辅导过孩子任何学科的学习。当然,家庭里很多游戏化的娱乐活动,是带有一定学习的功能的,比如词语接龙、成语抢答、猜谜等。
所以,上高中以来大小考试,依依都有做不完题的时候,昨天的数学就因答题速度慢而没有做完,而她十分担心的文综却出人意料地答完了。于是,她走出考场喜滋滋地对我说:“爸爸,我答完题,正好到时间,一分不差。”
原定中午给孩子做她喜爱吃的打卤面,遗憾的是,赶上停水,无奈我带她到一家卫生条件相对好一些的餐馆,吃了一顿山西名小吃——刀削面。而后,回家睡一个小时,下午高高兴兴地走进考场,迎接最后一场笔试。
下午5点35分,参加考试的孩子们,陆续走出考场,与以往不同的是,大多数孩子脸上溢着难得的笑容,一个男孩一边蹦着跳着一边高声喊道:“考完了,考完了!”一些孩子相互追逐着,走出校门,寻找自己的亲人……
依依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欢快地对我:“哈哈,终于考完了!”至于孩子考得怎么样,到现在我也没有问,此时此刻结果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走过这黎明前的黑暗,迎接孩子们的必然是充满希望的未来,只要孩子开心,多几分少几分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