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一些年轻家长感慨道:孩子很聪明,但是却不乐观,不自信,为此很烦恼。
一个孩子能否健康、快乐,心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乐观的性格,决定孩子的人生成败。所以说,幼儿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0~5岁,是培养孩子潜意识,独立自主个性,智力发展和乐观积极人生态度的关键时期。作为新一代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尽情玩耍的机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他们日后拥有快乐的人生奠定基础。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其实,乐观思想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性。
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品性,家长首先必须有乐观的思维方式。家长在处理自身问题和家庭问题时的乐观态度,对孩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乐观品性。当孩子遇到不利事情而悲观时,家长应带领孩子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衡量,并让孩子明白他的悲观思想中存在的逻辑错误。
家长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应把偶尔几次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家长应该具体指出孩子的错误及犯错误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孩子的乐观性格首先来源于家庭和谐,来源于家长的乐观自信、幽默豁达。家长不仅自身要乐观,而且能够切实地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并战胜他们面临的困难,将自己的乐观精神感染给孩子。
这样,即使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碰到困难挫折,他也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具备心理承受力,克服困难并实现既定的目标。因为家长的教育已使他相信一切东西的美好。一个对自己的童年有幸福与温馨回忆的人,胸中会永远溢着幸福。
另外,家长不要随意向孩子宣泄沮丧的情绪,更不要随意流露茫然悲观之态。家庭成员都应注意情趣的陶冶和幽默感的培养。夫妻间应当互敬互爱,遇事商量,不轻易将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
家长应经常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与引导,做孩子的大朋友,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与要求,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讲道理,谈问题。在平等交流的气氛中,让孩子得到尊重。绝对不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地体验到忧伤、惊恐、冷漠、愁苦等负面情绪,而应该有意识地让他经常看到你的笑脸,这样才有利于使孩子形成昂扬乐观的心境。
乐观和自信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相影相随。面对困难,乐观就像一副盔甲,抵挡它的进攻和侵蚀;面对困难,自信就像一把钥匙,打开心锁勇敢前进。
乐观是孩子拥有的最大魅力,它远比聪明漂亮更重要。身为家长的你要经常讲些快乐而幽默的事情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慢慢的,他会知道如何去制造和珍惜快乐。而一个乐观的孩子,必将有一个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