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一些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想象经常用“异想天开!”或“胡说八道” 来遏制。其实,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些较夸张的想法,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千万不能横加批评和嘲笑,挫伤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但它离不开想象力的支持。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无从谈起。家长在平日的生活中,要给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间,也许孩子有的比喻并不恰当,但家长应予以适当的肯定。
“异想天开”多带有贬义。其实,“异想天开”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想象力。人类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异想天开”,便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许多古人“异想天开”的事,经过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在今天都变成了现实。所以,当你的孩子有奇特的想法时,请不要责备他们“胡思乱想”,而应当给他们以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有这么一段教育佳话:在美国一所幼儿园的图画课上,教师让孩子随便想、随便画。一个小孩子就把鞋子脱了下来,把染料往鞋底上抹,然后在画纸上压一个印。照一般人看来,这简直是在胡闹。可那位授课的教师却很高兴,特意把这张画镶起来挂在墙壁上,让大家向他学习。因为在这位老师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
“异想天开”就是孩子美好想象的翅膀。
比如,当你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0”时,孩子便会马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这是张大的嘴巴,煮熟的鸡蛋,妈妈的耳环或者是其它一些你根本想不到的东西。这时候,你千万别为孩子没有按照你的思维去学习而火冒三丈,责备他:“胡说!这是阿拉伯数字零。”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挫伤孩子想象的积极性,把孩子的思维过早地束缚在所划定的框框里,而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天真与童趣。
孩子的“异想天开”体现了孩子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父母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将使每一位“异想天开”的孩子成才。人们经常会陷于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尤其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很少给孩子以想象的空间。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在进行教育,这样大大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实,一个真正的人才,并不是那些思维定势的人,而是那些有求异思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人。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动脑筋,从不同角度去寻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制孩子,阻碍孩子开阔视野,让那些出人意料的想法扼杀在萌芽中。
要鼓励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意识,就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平时,要支持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尝试,玩玩具和做游戏时,不一定非要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做,不妨出点新花样。有些事情,孩子因“异想天开”而出了差错,不要急于去责备孩子,而最好帮助孩子分析一下,找到更妥当的方法,并告诉孩子什么是可行的,给他适当的提示,让他换个方法再试试。做对了就要给予表扬。这样,孩子便会从成功中获得喜悦、获得自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也就习惯用脑筋想一想了。
幼儿的小脑袋中有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千奇百怪的事物,他们常常想飞上天空,潜入蚁穴。这种想象力不仅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而且对培养幼儿的绘画、音乐、文学等才能大有益处。
所以,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不要去泼冷水,而要多鼓励,这样孩子的创新欲望才能激发出来。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异想天开”,他们长大了才会创造出一个新世界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