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为啥不愿回家

(2010-09-14 07:24: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儿笔记

    女儿4岁的时候,接孩子回来的妻子说,这段儿时间,每一次接她时,她总闹着不肯回家,每次都是又哄又劝甚至发脾气,才能把她接走。结果孩子哭一路,到家了还止不住哭声。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见到父母来接时迫不急待、兴高采烈的样子,她这心里很不好受,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如此不恋家,不恋自己的父母。

  20009月,妻子与我回到长春,一家人终于团聚。我们把女儿送到一所离家很近的幼儿园,便于接送。初到一种新环境,加之能天天与爸爸在一起,女儿很高兴。那几天每天都急着去幼儿园,而下午去接她时,又急着往家跑,说要和爸爸玩。回到家给我们讲新幼儿园里老师的事情,小朋友的情况,小脸上洋溢着欢乐。每当妻子的身影出现在幼儿园门口,她就喊着妈妈,往门口跑,有时竟忘了跟老师说再见,没有一丝不愿回家的表情。

  可后来两个月,在妻子去接她时,她渐渐不再那么热切地扑向妻子。最初是找着各种理由磨磨蹭蹭地尽量在幼儿园里多待一会,直到小朋友陆续都走了,她才不情愿地牵着妻子的手回家。后来干脆就赖着不肯走,还对妻子说不愿回家,要在幼儿园里住。妻子感到不理解,幼儿园没有全托制,到了放学时间所有小朋友都被父母接走,最后只有一个奶奶住在幼儿园里看门,她留恋幼儿园里的什么东西呢?她竟然固执地说:“我要跟奶奶在幼儿园里睡。”每次去接她都要费尽口舌生拉硬拽,弄得妻子在别的家长面前很没有面子。

 孩子为啥不愿意回家呢?于是,我们开始反思。

  在烟台时,我妻子住学校教工公寓,离学生宿舍很近。每当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她的学生就会带女儿去操场玩球、做游戏,直到夜幕降临,她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吃饭、休息。因此每次放学回家,她都嚷着找大哥哥大姐姐,见到这些大孩子她显得异常活跃。有学生陪她玩,妻子极少陪她,备课、批改作业、学习,一心忙自己的事。

  到长春后由于工作变动,妻子的空余时间更少了,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伏案工作。而我则是日夜不停的忙。因此我们少时间陪女儿,将她从幼儿园接回来后,给她把电视打开,调到有动画片的频道,嘱咐她自己一个人看电视,别打搅我们。然后我们就忙各自的事情。吃过饭后,我匆匆赶到报社上夜班,我妻子为女儿洗漱完之后,就早早把她按到被窝里,塞给她一个布娃娃,让她搂着布娃娃睡觉。然后关掉所有灯,重新回到书房。

  女儿也曾为此表现出不高兴,有时在妻子正凝神思索时推开书房门,缠着让其陪她玩,而妻子不仅没有满足她这一要求,反而因为孩子打断了她的思路而不耐烦地训斥她,催孩子去睡觉。女儿不止一次地提起那些陪她玩的大哥哥大姐姐,并说讨厌现在住的这个家,门整天关得紧紧的,没有一个人。甚至还闹着要回到原来那个“家”,那个经常可以和大哥哥朋姐姐玩的“家”。女儿说这些时妻子从未在意,总认为小孩子家过段时间就会忘掉以前的生活。

  于是女儿又开始闹着不肯回家,嘟着嘴说:“你们都不管我,在家里总让我一个人玩,太没意思了。”

经过反思,我们找到了症结所在。是的,我们小时候吃的穿的玩的都难以与现在的孩子相比,父母对我们也难以和现在我们对自已的孩子的宠爱相比。但是有一点我们这些孩子幸福,那就是我们不孤独。我们都有兄弟姐妹,有许多同龄的朋友,每天可以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做游戏、打扫房间,一起出去放风筝、玩沙包,受了委屈可以跟哥哥姐姐说,遇到有趣的事可以逗弟弟妹妹笑。可是现在的孩子,虽然父母围着他转,把他当成太阳、小皇帝,可是太阳、皇帝只有一个,他们在家里是孤独的。看上去他们要什么有什么,什么也不缺,实际上他们最缺少同龄伙伴、缺少同玩同乐的朋友。对于这些独生子女来说,他们的孤独心理太强烈了,他们也太渴望伙伴了。

  孩子需要玩伴,可是家里没有,孩子的这种心理却往往被父母忽视,常常因为忙着自己的事情,思考着成人的问题,而看不到孩子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渴盼。因此要解决女儿不愿回家的问题,首先要使孩子在家里没有孤独感,使她不再将这个家看成一只小蚂蚁的窝,而是一群小蚂蚁的乐园。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拿出时间去做蚂蚁王,去做孩子的朋友。工作固然不能丢,但若一心为了工作,也意味着失去孩子的爱。

  此后,晚上由我接着扮演“大蚂蚁”的角色,每天觉前给她讲个故事,直到孩子入睡,这一讲就是几年。就这样,我们又重新得到孩子的心了,这个家在孩子眼里又重新有了吸引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