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我们先来看看,昨天发到我邮箱里的一封信吧:
亲爱的东子叔叔您好!我是通过你的女儿——范姜国一的《玩过小学》认识你的呢。那本书真的好有趣,看得我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止不住地羡慕啊!而且我只比依依姐姐小几天呢,所以有一种同龄人的亲切感......O(∩_∩)O哈哈~
我们既要反对“男女授亲不亲”的封建观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别”的基本事实。要告诉孩子,交往的双方只要是出于正当的友谊,就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接触。但这种友谊是发生在男女之间的,因此彼此间的接触要有分寸、有节制、有礼貌,还应注意环境和场合。
既可个别交往,更要提倡群体交往。异性孩子间的交往,常常会出现一对一的个别交往。要告诉孩子,如果对象仅限于某一个人或一个小范围,将会失去与大多数同学、朋友的接触机会;现代青少年应该多交朋友,多交几个性格、兴趣迥然不同的朋友,多进行社会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纯洁情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作为家长不应该反对孩子交异性朋友,而是应该支持和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异性朋友。“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和名利,但一定要有朋友”。不管是对待同性朋友还是异性朋友,我们都应该真诚地和他们交往,也许他们会给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带来很多帮助,对孩子的一生都会起很大作用。但是交朋友也不能盲目,应该把握好度,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成为自己的朋友的。
做父母的都曾经历过第一次交异性朋友的阶段,每个人有各自的体验,对于孩子交异性朋友,应该抱有一种理解、尊重和支持的态度。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或者向孩子发难,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易造成性心理偏差,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因为,女孩子需要男孩子的自由与豁达让自己不致狭隘,男孩子则需要女孩子的细腻沉静让自己不致粗俗。
只要家长、老师不大惊小怪、能正确看待,只要自己不牵强地赋予它某种形式,男孩女孩的友情并不都会影响学习,相反它还是学习的动力。
我就是本着这样的思想对待女儿与异性交往的。所以,孩子从小到大都有异性小伙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异性伙伴日渐减少,这也符合儿童心理的成长要求。尤其是知心朋友,几乎都是同性,但是这并不表示他就没有异性朋友了,其实孩子的异性朋友很多,只不过大多是一般朋友,最知心的还是小姐妹。
由于女儿住校,每次周末回家都是大包小裹的,从教室到校门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每次我都能看到有男孩子帮她拎包提袋。我问过依依,那些挺阳光且懂礼貌的小伙子都是谁呀,孩子说班里的同学,好朋友。我为女儿能拥有异性朋友而高兴,更为她能交到阳光、热情的好朋友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