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衙

(2010-07-15 06:44:54)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杂说

    21岁那年深秋,头顶青春怀揣梦想脚踏朝气,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脱下军装回到我的故园。
    当时正赶上市(县级市)电视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和播音员,我由此认定:他们是在招我!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因为“农村户口”,就将我硬生生的挡在了通往美好前程的大门之外!不公使我愤然,于是找到了广电局长,一脸无奈的局长好言相劝后,给我家乡的乡政府写了一封推荐信。
    虽然是中国统治阶级最底层的衙门,但大小是个衙门口啊。就这样,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我,迈进了“乡衙”大门。与乡官见面后,使我又扬起了奋进的风帆,于是我这个尚未定编的“宣传干事”提前走马上任,开始了十几个村屯的调查采访。
    刺骨的寒风撕扯着嚎叫着,在厚厚的积雪上艰难行进的,只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和它的主人,主人是我,自行车是我的伙伴……
    在日复一日的跋涉中迎来了1988年。
    梅花香自苦寒来。
    辛勤的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吉林日报》、《白城日报》、吉林电台、白城电台等10几家省市报纸、电台不断刊(播)我采写的新闻报道。令人遗憾的是,我的事业并没有因为这个春天而枝繁叶茂起来,反而被它过早的吹走了……
    正当我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兴奋不已时,却渐渐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什么好高骛远呀,精神不正常啊之类的,各种难听话不时入耳。我知道,自己由于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和乡政府里的人格格不入,很多人看不惯我,因此总是从各方面排挤我,对我的负面议论越来越多,就连个别领导也在背后对我颇多微词。
    那段时间乡政府大院里所有的人,见了我都很热情,脸上堆着笑容和我打招呼,可背后没有一个说我的好话。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悲凉,看着这些可恶的面孔,我对人性第一次有了如此深刻的认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不被人理解和接纳的痛楚是那么真切地纠结在心。
    为什么我的一腔热血被他们看作无知!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做出的成绩被人漠视还要在背后戳我脊梁骨!短短的几天之内让我看清了世故的本来面目,既然是这样,我留下来又会有什么作为呢?这必然不是我实现梦想的理想之地,我也不会在这样的地方贡献我的一生!带着一丝愤然,带着一份成长的心情,我毅然地离开了“乡衙”。
    那是在又一次和乡领导发生正面冲突后,我气愤地拍着桌子留下一句话:“我挣你乡政府的几吊工资,活着;我不挣你乡政府的几吊工资,照样活着!”然后拂袖而去。
    不知道面对我离去的背影,乡衙的头头们心里想些什么。听着我那句气愤至极的话,他心里会不会有一点反省。但当时我真的感觉很豪迈,我都为自己感动,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英雄。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一直保持着这种豪迈,无论怎样,我都不肯委屈自己,低着头看别人的脸色苟活。这也许正是我为什么一直没有干出更大的事业来的原因。但我一直认为,这样活着很有尊严,活的很像自己。
    一条路的尽头正是另一条路的开始……
    时隔多年,当我荣归故里时,当初“乡衙”的一些小干部,如今也成了小有头脸的人了,出现在为我接风洗尘的酒宴上。突然想想,这么多年在外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现在回去看到他们,反而平和了许多,也不再有当初的那股子劲儿了。还是那群人,还是一样性格的我,但令人惊奇的是,当年对我的俯瞰姿态如今变成了点头哈腰的仰视,当年的冷言冷语却变成了现如今酒桌旁无尽的奉承。我听着这让人难以“享受”的“甜言蜜语”吃着难以下咽的饭菜,心里竟为他们感到悲怜:进了“县衙”仍旧一副“乡衙”的嘴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