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大事记》载,“1986年10月,短跑运动员、县人陈可美在汉城第十届亚运会上夺得女子100米跨栏金牌。”
陈可美成为番禺运动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在2010年10月广州亚运会即将开幕之际,本人釆访了现任职番禺区档案局监督指导科的陈可美,与她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谈。
末尼:可美,你好!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请你向本刊读者简单回顾一下第十届亚运会的情况好吗?
陈:好的。198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第十届亚运会在韩国汉城(现在叫首尔)举行。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名选手参加。该届亚运会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强竞争,形成了亚洲体坛三强鼎立的新格局。中国以94金、82银、46铜名列奖牌榜第一位。
末尼:你是100米跨栏运动员,100米跨栏与100米短跑最大的差异在哪里?
陈:在田径比赛中,100米跨栏跑,是人体在有节奏地快速向前跑中连续越过10个栏架的短距离项目。100米跨栏跑,必须重视过栏技术、节奏、栏间跑、平跑速度,要求运动员要有比较好的柔韧性、协调性,比较好的100米速度。
末尼:你从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成长为亚运冠军,这个过程用了多长时间?
陈:我是1980年从仲元中学进入八一田径队的。1983年进入国家队,1986年参加汉城(首尔)亚运。当运动员,到取得亚运会冠军,这是我人生的一段路,是一个过程吧。
末尼:运动员在训练时会受很多苦,你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陈:难忘的故事没有,从我个人经历来讲在训练中体力上的辛苦坚持一下就过去了,最困扰运动员的是伤痛,因为伤痛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末尼:你认为当运动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避免和克服受伤,同时要学会给自已解压,因为每年的赛事不断,要过关斩将,训练和比赛时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敢有丝毫松懈。
末尼:你在国内取得过哪些最好成绩?
陈:破全军纪录,平全国纪录。
末尼:你取得亚运冠军有哪些因素或者说有什么必备条件?
陈:我认为,运动员要出成绩,需要具备很多综合条件。一是教练方法适合个体运动员,讲究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二是运动员本身的综合素质,如在女子100米跨栏跑训练时,必须有很好的过栏技术、节奏、速度、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力量等诸多因素;三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运动员要有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临场的发挥。
末尼:你是什么时候回番禺工作的?
陈:退役前,1987年底我到军体院读书,1989年毕业。毕业后回到番禺,被安排在档案局工作。
末尼:第十六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即将在我们番禺举行。6月底,亚运城将整体移交给广州亚组委。你对这届亚运会有什么期待?
陈:我十分关心本届亚运会的举行,我更关心番禺运动员备战亚运参加亚运的消息。我会全程关注广州亚运,为所有运动员打气,祝愿他们取得好成绩,祝愿番禺运动员再立新功。
记: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