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琅琊山(三)
“全椒( 县
)薛时雨题 晴岚叠翠 光绪七年九月”
书到用时方恨少。本条对联我有好几个字不能确认,才疏学浅小半桶水立马露了馅,惭愧!汗颜!
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之祠
滁州人为纪念冯若愚、冯元彪父子保护“欧文苏字”碑,于“宝宋斋”西侧建砖木结构瓦屋三间,命名为“冯公祠”。
意在亭
酒冽泉香招客饮
山光水色入樽来
原名“见梅亭”。明洪熙元年( 1425
),滁州南太仆寺卿赵次进凿石引水建方池,侍卿邵梅墩建“见梅亭”于池中。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5
)滁州知州王赐魁因坐在此亭中能看见亭北古梅的倒影,又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所以将此亭易名为“影香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欧梅
欧阳修亲手所植,故称“欧梅”;是我国现今尚存的四棵千年古梅之一,虽历经百年风霜雨雪,仍然枝茁叶茂。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亦不与春梅争艳,独伴杏花开放,故又名之“杏梅”。
欧梅树高 8 米,华盖约 50 平方米,有四枝主干。每年 3 月 15
日前后开粉色花瓣,果为独特的杏梅类,味苦酸甜,回味无穷。
我游琅琊山恰逢 3 月 12 日植树节、“每年 3 月 15
日前后”,有幸一睹欧梅盛开怒放之美景,“而乐亦无穷也。”
“花中巢许”
巢许,指巢父和许由,上古隐士。古人把品行高洁、隐居不争的高尚情操称为巢许精神。
清顺治九年( 1652 ),提督江南学政李嵩阳在欧梅台壁上题撰“花中巢许”四字,一为欧梅花期不与群芳争艳,一为以花喻人,歌颂欧阳修的品行,像巢父许由和梅花一般高洁。
“四时之景不同”
“清气”
“踏云”
“邀月”
“东阁迎曦”
“西山拱秀”
“天外孑遗”
“怡亭”
“幽香”
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
道经称,玄帝乃北极玄武星君之化身,是北方大神,有保国宁家、赐福消灾之职能。此为供奉之处。
《琅琊神韵》—— 醉翁操曲谱
“幽香”
“意不在酒”
“千年醉翁”
解酒阁
“醒园”
“醉乡传承”
洗心亭
写于 2019.4.1
5 日“清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