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州 七 里 山 塘
七里山塘
山塘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古城西北,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 3600
米,约合七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825
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他募工凿河堆堤而成七里山塘。
明代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牌坊:“山塘胜迹”“路接阊阖”
牌坊楹联一:白堤宦迹诗中遇
绿水人家画里看
牌坊楹联二:山光茂苑来书几
柳色金阊入画图
七里山塘为 AAAA 级国家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山塘第一家”
白居易(
772 - 846 ),唐代大诗人。
“济世善身”
以上为白居易纪念馆。
“山塘书院”
春到山塘
御碑亭:山塘寻胜
“七里山塘”
冈州会馆
清康熙十七年( 1678
)创建。冈州,今广东新会县。
冈州商人在苏州主要从事芭蕉扇生意,俗称“扇子会馆”。
游船码头
岭南会馆
百年老店采芝斋
古戏台
苏州商会博物馆
初名新桥,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二十年( 1484 )修。
汪氏义庄
清道光七年( 1827 )汪士钟建。汪士钟官至户部侍郎。曾经营益美布庄,驰誉滇南、漠北。又以藏书知名,建艺芸书舍。
原屋宇五进,现为四进,存头门、仪门、享堂和堂楼。
寻常人家
陕西会馆
山东会馆
山东会馆为清顺治年间胶州、青州、登州等地商人创建,乾隆时重修。咸丰十年( 1860
)战火后未能修复。
现仅存大门两侧门墙,高大巍峨,通体水磨细砖贴面,瓦檐下饰以砖斗拱,间以花卉纹垫拱板,下额枋为山水动物图案,雕刻极精。
该门墙檐高 5.22 米,宽 20.75 米。
桐桥会:“绿水故园”
桐桥会位于桐桥遗址边,由东路五进古建筑与西花园组成,建筑面积
621.30 平方米。
始建于清,民国二十九年( 1940
)重建。南向,两进,楼阁围合,中央为天井,呈走马楼形式。
节孝坊
原为明礼部儒士贝启祚妻程氏节孝祠。历史上因“建设的需要”而被拆除,仅存“节孝”牌坊一座。
贝家成为名门望族,也是历经艰难与曲折的,特别是清初贝启祚妻贝程氏年轻守寡,含辛茹苦抚育贝氏遗孤,才使贝氏一脉相承,绵延至今。后贝氏家族人才辈出,包括我们熟知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
现设为“吴中贝氏纪念馆”。
三岔路口指路标识
竹报平安纳千祥
一年好景随春到
四季鸿运顺时来
敕建报恩禅寺
又名怡贤寺,曾名怡贤亲王祠,祀奉卒于雍正八年( 1730
)的怡贤亲王允祥。土人呼为“王宫”。
咸丰十年( 1860 )毁,同治十一年( 1872 )重建。
普济桥
白公桥遗址。
春燕语佳人
义风园及五人墓
“青山桥浜”
普福禅寺( 葫芦庙
)
曹雪芹《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提到的葫芦庙,据红学专家秦兆基、朱子南考证,隐指的就是山塘街上的普福禅寺。
以上为普福禅寺。
兰园:鲍传德庄祠
“山塘社区居委会”办公地都这么古色古香!
龟背石道
李鸿章祠
其旧址为乾隆时蒋氏塔影院。嘉庆二年( 1797
),太守任兆炯购置建白公祠,祀白居易。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巡抚恩寿奉敕为清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立祠。
李鸿章,1823 - 1901 。
一路逶迤,七里山塘到虎丘。
“古吴揽胜”
水绕山塘笑旧日莺苍笙歌何处
塔浮海涌看新开图画风月无边
吴中第一山
虎丘,又名虎丘山、海涌山,亦称虎阜。虎丘山景区内岩壑奇峭,林泉清幽,“山中无地不宜诗”,已有
2500
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史载吴王夫差葬父阖闾于此,经三日有“白虎踞其上”,因名虎丘;又因“丘如蹲虎”而名。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写下“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之千古名言。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为 AAAAA 级国家旅游景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