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翔 古 猗 园
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迄今已超过 480 年。
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之意,自一开始,竹就成为这座古典园林的精神和灵魂。清乾隆十一年( 1746
)更名为“古猗园”。
古猗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其现占地超过
150 亩,占地面积居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
猗竹寓幽情
映日荷花别样红
翠霭楼,又名“玩石斋”。
原系上海南市区一火神庙内的打唱台,1948
年迁移于此。
典型的清代古建筑。
唐经幢于乾符二年( 875
)落成。幢高三丈,仰莲基座,八角七级幢柱,飞檐幢顶。华盖下生浮雕菩萨,节下四大天王护法。幢柱镌刻尊胜陀罗尼经,罗汉塑像融汉代造像手法,各节束腰莲花瓣,形象饱满优美,为晚唐工艺杰作。
绘月
不系舟
老人们自拉自唱,自娱自乐。
五老峰,形似“五老弹琴”。传说天宫中龙仙、鹤仙、鹿仙、鳶仙、鹅仙深感天上寂寞,趁中秋夜来到逸野堂景区,月下的逸野堂犹如月宫落人间,胜似仙境,五位大仙赞不绝口,操琴弹唱,决定永留人间。
楹联: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盘游有度好乐无荒
缺角亭,故意残缺东北一角,以示东北沦陷,其余三角均塑高举拳头,表示反抗侵略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抗日革命意志。
民国二十一年( 1932
)“一·二八”事变,日军于 3 月 3
日占领南翔,古猗园被侵略军占用两个多月。日军撤退后,园内房屋倒塌,假山崩颓,树木被砍,花草枯败。
唐经幢
唐经幢于唐咸通八年( 867
)开凿,与微音阁前的经幢成对。原幢高三丈,仰莲基座,八角七级幢柱。1968 年上半部遭雷击碎散失。
南苑
有个典故,一度亦被称作“难厅”。
可怜后代空王子 不绝薰修享二时
白鹤亭
亭高九米,亭尖塑五方宝石花篮,尖顶白鹤昂首欲向南飞。
楹联:欲问鹤何去 且看春满园
梁天监年间,当地有块一丈长石头,时有白鹤停聚。法名德齐的和尚认为是祥兆佛地,于天监四年(
505 )建寺后白鹤南飞,取名白鹤南翔寺。后因寺成集得南翔地名。
曲溪鹤影
万安塔
万安塔原位于南翔镇西南的万安寺内,1988
年仅剩三节塔身,经修复移置古猗园。
“古猗园路”上的古猗园西大门。
说明:文中照片拍摄于 6
月中旬。
写于 2017.7.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