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列车上的餐车与盒饭

(2013-08-15 05:01:18)
标签:

往事

分类: 人在旅途

                 列车上的餐车与盒饭

 

    往返北大荒那么多回,乘过的车次很多,慢慢就掌握了列车的规律:当年的客运列车通常是 12 节或 13 节车厢,跨局( 铁路局 )的列车为长途列车,长途列车就必须加挂餐车,而且餐车肯定挂在硬座车厢和卧铺车厢之间,处于整列列车的中部位置。

    一般情况下,最靠近餐车的是软卧车厢,其次是硬卧车厢。而另一头硬座车厢中最靠近餐车的那节是设有办理补票窗口的车厢。餐车通常设在 7、8、9 号车厢,尤以 9 号车厢为多。

    快到饭点的时候列车的广播就会响起:“本次列车为广大旅客准备了丰盛的午( 晚 )餐,有需要用餐的旅客请去餐车用餐,餐车在列车中部的 9 号车厢”。

    广播一响,硬座车厢的许多旅客就开始往餐车运动,甚至还有先知先觉的,在广播以前就行动了。因为通道不宽,所以自然形成了队伍。有时候队伍很长,甚至需要排过两节车厢才能到餐车。

 

列车上的餐车与盒饭

                        (餐车)
 

      到了餐车先买票。还记得餐车上的菜大多是木樨肉、青椒肉丝一类,哪个菜都得两毛三毛的或者更高,叫一个菜太少,那个量也太小,那就叫两个,米饭也要钱。一顿饭不花个六七毛、七八毛根本下不来。

    餐车的窗户玻璃都挺大,一块能有硬座车厢窗户玻璃的两块那么大都不止,所以特别的敞亮。

    我一直怀疑餐车上的饭菜钱里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观光费”。坐在餐桌前“用餐”,窗外是不断变化的田野、山川、城镇、村庄,匣子里一直在播放着欢快的乐曲,连火车头也时不时地亮一嗓子,拉一声汽笛,味觉、视觉、听觉都有了,确实也是一种享受,这个铁路得变着法子收点钱,不能让你们白看白享受。

    我们上餐车吃饭得轮着去,全都去了没人看行李。先去吃饭的会多买一份饭菜票回来给看座看行李的,第二拨就不用排队了,直接拿着饭菜票上餐车,其他脑瓜好使的旅客也是这样。所以火车上经常能听到一叠声的“借光、借光、借光唻!”的招呼声,除了上厕所打开水的,就是上餐车吃饭不用排队的。

    穷家富路,上餐车吃饭虽然好,偶一为之还行,顿顿都这么造知青就没那个经济能力了。因此,我们在火车上吃的最多的还是盒饭。

    盒饭是装在饭盒里,由列车员推着小车到一节节车厢来卖。当年盛行一种长方体的铝质饭盒,但火车上的盒饭没有盖。米饭的量约在饭盒的三分之二处,上面铺两三片红肠或午餐肉,一小撮土豆丝青椒丝啥的,每盒三毛钱。

    这样的消费水平最对知青的撇子,这个我们还消费得起。从农场回上海探亲在火车上的第一顿,我们都是一人来两盒,吃着久违的米饭,心里才觉得踏实了。

    等旅客差不多吃完了,列车员又会推着小车来收空饭盒,他们能把许多空饭盒叠放成很漂亮的弧形。

    北大荒十年,三毛钱一盒的盒饭没涨过一分钱,一直就是这个价。

    往事越几十年,时过境迁。

    现如今再也没有那好事了。前年重回北大荒,首选来回全程乘坐火车,我在火车上还喝了两回八宝粥:现在列车上的盒饭太贵了,十五二十元的盒饭往往奇货可居,下手晚一点就不赶趟;三四十元的盒饭倒是可劲卖,确保供应,但说实话太贵了,有点坑人。都是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手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

 

                                              写于 2013.8.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