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三首:中秋佳节倍思亲(*************)

(2013-09-11 07:53:23)
标签:

育儿

分类: 我的诗园

七律三首:中秋佳节倍思亲

玉镜当空寰宇净,凝眸胸涌几多情。

一杯酒饮乡愁起,万墨笔开心陌耕。

今夜凭栏谁共赏,他年归故我孤行。

初春先妣西天去,无限伤怀催泪横。

注解:初春,即2013年3月24日是母亲去世的日

高举玉杯凝望处,冰轮凉夜正当时。

千言难尽心中思,两泪易弹眸底悲。

欲切甜瓜伤母逝,将排美饼惹情随。

今宵独问天边月,他日归乡迎我谁?

晴空玉镜映窗明,无语阶前独看行。

深夜凭栏先妣念,素怀把盏小琴鸣。

千言寄去心飞梦,一指弹来弦送情。

慈母黄泉莫孤寂,孩儿长伴过三更。

 你知道“四平头”吗?

  何谓四平头?即律诗中间对仗的四句皆用一类字起头。如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中间二联的头两字:“巫峡、衡阳、青枫、白帝”,都是地名。
 纪昀曰:“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沈德潜指出:“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集》)又如:赵昌父《梅花》中间两联:“未至腊时须访问,已过春月尚跻攀。直从开后至落后,不问山间与水间。”两联各句开头“未至、已过、直从、不问”均为偏正词组的副词语,亦为“四平头”。又如一诗中间两联:“冬日炉前能取暖,夏天树下可乘凉。春来花绽院中艳,秋至果熟树上香。”两联中各句开“冬日、夏天、春来、秋至”均以季节词开头,亦为“四平头”。说来也巧,我二年前曾有一首习作 《冶情操》:
笑颂山河赞李桃,学诗求对冶情操。
冬寒喜看梅招雪,秋暖聆听菊涌涛。
夏雨淋红荷一片,春风吹绿柳千条。
物华天赐今生幸,谐趣心潮逐浪高。
当时,我还认为能将春、夏、秋、冬四季的胜事全写进一首诗里,而感到满意。我学写格律诗以来,所作七言律诗并不多,而恰恰中了“四平头”头彩,想起来真的有点好笑!
 我猜想:“碍格”及“非所宜”之说,无非是要求作者在选择意象方面力求变化多端。这样可以扩展诗意,丰富内涵,增强诗的表现力。
又如:一位网友的《七律·浪子吟》
形骸放浪复张狂,隐迹红尘走四方
怒遣疾风摧腐朽,欣携雨露润榆桑
闲谈姜尚谋无术,笑讽荆轲胆亦常

傲骨俗胎从不弃,仙途誓绝历
    注:四平头的——怒遣、欣携、闲谈、笑讽。
    此首诗有个问题,就是颊联与颈联的开头的词:“怒遣、欣携、闲谈、笑讽”这四个词的词性、结构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平头。在诗词理论界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四平头使诗的结构过于呆板,认为不可;另一种说法认为无妨。就此敬请诗友们根据个人对诗词理论的理解与直接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大家共同学习提高。请畅所欲言,百无禁忌。周佳磊在此谢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