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觉统合发展及问题
1.
感统失调的常见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一分钟都停不下;
总是自己玩,不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
走路玩,而且不稳,容易跌倒;
不肯坐秋千,容易晕车呕吐;
没有危险意识,横冲直闯;
粘人,胆小,不会怕;
2.
什么叫做感觉统合
l
大脑对信息做处理,身体的动作与之配合
l
协调心理,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
例如:看到水坑后,是绕过去,跳过去,还是踩过去?跳过去:大脑先确定了信息,再由身体执行,跳多远,跳多高。
3.
感觉统合的分类:
l
外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痛觉
l
内部:前庭,本体,内脏
4.
外部
4.1
视觉
l
视觉联想能力:
n
纸巾盒为例,提问现场家长纸巾盒看起来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更不受禁锢,很有创造力。
n
孩子画出红色的河:家长首先要给与认可,可以夸奖想象力丰富。同时,在外出活动时有意识的接触大自然中真实的河,让孩子自己发现事情的真相,而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l
视觉记忆能力:熟悉的人和物
l
视觉分辨能力:不认颜色;孩子认错颜色,不要太多否定和批评;不能当成硬性任务,可通过日常生活来加强锻炼。比如:宝宝今天穿一件红色的衣服,一双黑色的皮鞋;
l
手眼协调能力:有时小朋友画爸爸是个圈;失调的表现:还有的写字整篇出格,或成人后走路向某一方向倾斜
l
视觉追踪能力:3个月左右的孩子有视觉追踪能力,可以用shaker等颜色体积明显色物品让宝宝的目光追踪;7-8个月的宝宝会对球感兴趣,可以从瑜伽球-> 沙滩球-> 小球逐渐过渡;2.5-23岁的小盆友就可以练习拍球啦
4.2
听觉
l
胎儿时期开始:
l
听觉辨别能力: 妈妈爸爸的声音;熟悉的人动物的叫声车的声音
l
听觉记忆能力:建议使用口令式的引导:如停下,坐下,吃东西;当宝宝下肢开始发展后,对口令式引导会更加敏感;口令式引导的好处:直观,简单,易懂,干脆!避免沟通障碍;特点是反复性:同一样的指令要重复;不要太多使用近义词如坐好,坐下,坐稳,选择一个明确的,单一的!
l
听觉编序能力:使用因果关系的表达和讲故事;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编故事;3岁半的孩子才对因果关系有深刻理解,并能尝试表达;
l
听觉理解能力:8个月起,和视觉联系在一起;婴幼儿可以分辨表扬和批评;3.5-4岁有意识的模仿家长
l
听说结合能力:表现在一问一答;失调表现在所问非所答;小朋友经常说不出自己在幼儿园午饭,晚饭吃的是什么,随着听说结合能力的增长,此问题便逐渐不存在了。
简单,直接,有效,易懂的交流;别说“五彩斑斓”的鱼
4.3
嗅觉,味觉,皮肤觉,痛觉
l
嗅觉:香水香精会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和食欲
l
味觉:饭前不要吃甜食;酸甜苦辣咸(了解舌头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感触);吃苦药不要放在舌根
l
皮肤觉:主动触觉灵敏度高于被动触觉:摸别人和被别人摸的不同感受;孩子在口欲期是用咬得方式去探索;翻垃圾桶(探索),乱按遥控机(精细动作发展);曾见有一个11-12个月的孩子翻垃圾桶,把纸,袋子等逐一掏出来,最后撤掉垃圾袋,把桶放到别的地方。妈妈批评他,宝贝儿竟然又给按顺序一件一件的放回去了;碰到小孩子在商场哭闹,一定要妈妈抱:当你蹲下来,在孩子的水平线上看世界时,便能理解孩子了,他们看到的全都是一条条走动的腿,好无聊呀!
l
痛觉:会有疼痛推迟:撞了包,3分钟以后才哭;打针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对,是有点痛,妈妈相信你能忍,要坚强,不要哭,如果真的很痛就可以哭出来”
l
温觉:温水,冰水,玻璃,海绵,铁片的不同感觉
4.4
触觉
l
释义: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分布最广的感觉系统。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透过多元的触觉探索,有助于促进动作及认知发展。因此,良好的触觉刺激是宝宝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敏感期的足够刺激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
l
主动触觉和被动触觉:天天粘着妈妈,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缺乏安全感;家长可以采取平和的陪伴方式,给予鼓励支持,如:“宝宝大家都在马路上走,妈妈拉着你走”;不要“最近他总是胆小,认生,打人”这些语言会暗示孩子“你就是这样”;暗示的力量非常强大;家长在语言上拒绝:他不行,他不敢,要给孩子时间
l
胎儿就已经有触觉:剖腹产容易感统失调,因为出生时没有受挤压;新生儿的触觉发展以反射动作为主,为了能自我保护;
l
通过对皮肤的抚触刺激,可同时刺激到宝宝的神经系统。抚摸的时候同时用语言教宝宝认识自己的肢体“我拉拉你的小手,拍拍你的肩膀”
5.内部
5.1
本体觉的概念:
本体觉释义:运用及整合来自肌肉,关节,骨骼等较为深层组织的感觉,可以帮助人感觉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信息,告知大脑目前身体所处的姿势与状态….
5.2
本体运动感觉统合能力
l
肢体运动:大动作(爬)和精细动作(学步车:不利于发展宝宝的平衡感和危机意识);宝宝抠插座可能是因为到了精细动作敏感期,建议家长能买相应玩具;另外,玩具不要太多,如果家里已经有了很多,就采取分批给孩子玩的方法;提问:磕在桌子上打桌子,以后会打别的小朋友;有攻击性,打别人的小朋友,会影响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或产生心理问题;从被动学习到有意识的攻击性,家长需要正确引导;很多小朋友不愿意和小朋友玩,因为其他小朋友不会让着他,哄着他;家长应教会孩子如何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如何避免别的小朋友打他……
l
认识身体形象:让宝宝照镜子,用手指宝宝的鼻子,眼睛,同时说“宝宝的鼻子,宝宝的眼睛”;
l
引申:自信力和创造力
5.3平衡三联
l
视觉-前庭觉-本体觉
l
大人可以尝试金鸡独立,然后闭眼,身体容易不稳。如果眼睛看到一个点,就会增加稳定性;前庭觉侦测地心引力;
5.4
本体觉的重要性
l
对自身认识不足,无法建立与外景的联系,人际关系受影响;
l
本体运动觉发育不足走路容易跌倒;
l
控制肢体动作的前后顺序,力道轻重,速度快慢,建立自我身体形象概念;
5.5
前庭觉释义:控制平衡,空间感应力,侦测地心引力。对于孩子的情感,动作灵敏性,情绪稳定都有所帮助
5.6
前庭觉的重要性
l
掌管人体平衡,侦测地心引力
l
对方向感和空间感的辨识和感知
l
前庭觉不敏感:不能准确的检测出空间和方位,没有危机意识,手眼肢体不协调
l
前庭觉刺激过于敏感:胆小,容易晕车,恶心呕吐,易怒
l
前庭觉发展不良会导致好动不安,喜欢捉弄人,专注力差,不喜欢阅读,对声音敏感,易燥易怒(不安,好动,前庭觉是帮助过滤无用信息,保留有用信息的)双边协调性差,情绪障碍等
l
引申心理发展障碍:缺乏自信
0-3关键期,3-7修补期
6.
感统失调
l
概念:大脑对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分析,以至整个机体……
l
诱因1 孕期失误:呕吐过度
l
诱因2 抚育不当:如学步车,食物过于细腻
l
诱因3
教育有误:物质宽松,一个人独守门户;“第二书包”;妈妈主导意识强
视频分享教学实例:受到真诚的鼓励后,孩子会克制害怕等不良情绪;
7.感统训练的注意事项
l
正确的训练方法。让孩子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l
要有耐心,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l
适度的运动,增强孩子身体发育和认知。运动不攀比,生病,状态不佳时不要强迫孩子
l
在使用婴儿摇篮和秋千时,避免电动控制及弹力的
l
个体差异;和孩子自己比较,今天比昨天有进步
l
安全第一
更多早教讲座笔记与育儿资源下载:http://aierbang.org/files/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