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下51度的一场雪地摩托赛

(2016-01-30 11:40:02)
标签:

杂谈

  极寒下的人与车,真心的受不了

  上周五下午从石家庄出发奔赴御道口时,当地正好飘了一夜的雪,新闻里也反复报道北方要迎来极寒天气,让记者对此次体验之旅颇为动摇,可是对“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之地的美好印象,还有对全国性赛事的信心,让我鼓足了勇气。

  不顾围场到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沿途路面的冰雪,沿途飞奔,终于在周六的晚上到达目的地。一下车,就感觉头皮冻得发麻,赶紧戴好帽子。入住了暖气充足的旅店,但还是向老板娘要了两床厚棉被,尽管这样,躺在靠着窗的床上,还是感觉浸出的冷风往头骨缝里钻。第二天问老板娘,最冷时零下五十一摄氏度!

  第二天上午,记者顶着黑眼圈,迎着白茫茫刺眼的光线赶到比赛现场。放眼望去,场地旁的车辆不少,但几乎都是保障用车和工作人员的通勤车辆。几十个赛手忙着赛前适应性活动,游客则寥寥无几。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来自北京的游客和当地人。天儿虽冷,但是北京游客的调侃功夫仍然在,“本来不止我们几个,周六来了后刚下车,有一车的朋友就直呼受不了,二话没说,直接掉头打道回府。玩的不就是一刺激嘛,鄙视他们,对比赛的热爱程度不够。”听着这几个外来游客的话,那两个当地人明显很是不理解,“我们也就是猫冬猫的太没意思,知道自家门口有个比赛就来看看。你看看大街上有几个人,太冷了,我们要回去整几口酒暖和暖和了。”说完,这两个当地人也走了。

  采访了十几分钟,由于没戴口罩,身上没什么感觉,但是已经感觉呼吸道有些承受不住冷空气的刺激。首次在御道口举办的全国雪地摩托越野赛,被几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冻住了游客的脚步和心思,看着比赛场景,让我感觉是在看国足比赛,偌大的场地里,球员比看客多,除了球员的大呼小叫,看台上几乎没有声音。这样的氛围,纵使赛手有再高的激情,也要被极寒的气温和冷清的游客给降了温。

  返程时已是艳阳高照,我们的帕萨特对了两次火才启动。车子是打着火了,一看仪表盘,上面的时间显示为0:00,转速指针纹丝不动,整个仪表系统僵了。刚出发时,一个高两三公分的小台阶,就挡住了我们的前进,只见车的两个前轮在那转,整个车被顶的横向漂移。行进中的定速巡航、电动车窗统统失效。一路不敢熄火,过了承德找了家大的服务区,才敢尝试着熄火再重新启动,重启后巡航和电动车窗又恢复了功能。

  

  极寒的环境下,比赛倒成了次要的

  此次全国雪地摩托越野锦标赛,是国内唯一雪地摩托类的国家级赛事,也是雪地动力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赛事。本来心情挺激动,可是这次亲自现场一观,远没有想象中的精彩。

  赛道难度是最高的。赛场由国家体育总局专家设计,赛道往复曲折,高低不平,与以往相比是难度最大的赛场,对参赛选手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赛手们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气温下驰骋,转弯,加速,再转弯,加速,然后到比赛结束前一直重复这两个动作。赛手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可能是我看同样的电视比赛看多了,也想多了,在电视中看过的腾空等惊险场面一个没看见。

  失望之余,我和几个下场的赛手聊天。赛手的装备是专业的。一双鞋就价值4000多元,头盔上万元,加上里面的护甲和外边的比赛服,只是身上的一整套装备就要4万多元。采访的几个赛手,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从事这项职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两三年的,也有两三个月的。一个唯一的女赛手,就是刚刚入行这项运动。让这样一群赛手整出什么刺激感官的动作,确实是强人所难。

  

  御道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借组全国雪地摩托越野锦标赛的影响,引爆四季旅游的设想也是美好的。但是此次激动(极冻)之旅,让我真心感受到,梦想是美好的,征途是漫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