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小鸡不好惹》一文被《侨报》转载,应该是从《深圳特区报》转走的,图片相同。看到《侨报》在网页上自称是“美国最领先的华文报刊”,我很激动的想,大约转载也是付钱的,大家自有大家风范么,于是积极的在网络上及文友中寻找该报的联系方式,未果,只得到一个邮箱。但朋友们都告诉我说:不要报什么希望,我的被他家转过四篇,发了无数邮件都不曾见到一次回复,更不用提银票一事了。更有朋友言之凿凿的说:这就是一家赖皮报!
希望说句话的朋友是不明真相的一小拨人,而事实不是这样的。
我一直对报纸选用我的文章抱着无比感恩的心情,简直不相信还会有这样的报刊。转载也遇到不少,往常找到哪家转载的人家都是客客气气的,说有银票,留下通联吧,我回头给你开稿费。虽然有些留了通联后却始终一直未收到银票,我宁愿相信是编辑忙忘了。不过几十元的转载费,再去电话要,总有些不好意思,自己都嫌自己小家子气,但不要又怎么样呢,不过是纵容了转载不付费的赖皮报们,又有多少是忙忘了,而不是故意忘了呢?
虽然费力要到了邮箱,也跟大家说,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下的,为大家打个头阵罢,属于自己的干嘛不要呢。但我心里也明白,自己不过是气不平嚷嚷一阵子,十有八九喊完就放下了,最多是发一封不痛不痒的邮件问一下,不至于为了几十元钱反复追究,丢不起那个人,就算丢得起那个人,也浪费不起那个时间,如果真遇上赖皮了没办法么。希望侨报不是。因为有那么多有担当、负责任的报刊,不论大小,不论银票上数额大小,总能及时发放到作者手中,不要给他们丢人,更不要一粒那啥破坏了那啥。
也希望太原的晚报和日报都不是。太原日报转载《往来皆老总》,一直没有联系上,给编辑QQ加好友,一直不理我,晚报是去年末首发过一文,也没收到稿费,难道是一年一结的?
有多少被转载了文留了通联却没收到银票的朋友?大家都可以留言说一说,顺便把这篇顶起来。
今天下雨,大约天气不好,心情便不好,往常深藏的不满今天都露出来了,是疥子总要出脓,顺便一趟出了吧就,赶明儿还要好心情的上班写字吶。
补充:后来知道,侨报还转载了我的另一篇文章《舌尖捧出贵族来》。也通过跟许多作者的沟通知道,想跟侨报要稿费,是比较难的,设置了一系列的门槛,而且到目前为止,我认识的作者里,要过的不少,居然无一例收到稿费!要这么复杂么?有个地址通联,作者也能证明自己是文章的原作者不就行了吗?难道是知道许多作者嫌麻烦或没条件提供那一系列的门槛通行证所以故意设定,那不是分明不愿意给故意而设门槛?好吧,算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希望侨报的人站出来证明我错了,我愿意为自己犯的错误表示最真诚的歉意。
——补充于9月1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