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台b2b宋体保健品公司推销保健品杂谈 |
分类: 听风随笔 |
从报上看到,南京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先生过世后,他的家人发现,老人生前在两家保健品公司买了十余万元的保健品,过世后还留有九万元的保健品寄存单。这些保健品老人要再吃十多年才能吃完。
闻者不必讶异。我身边的就有不少老人是保健品的拥趸。推销保健品的姑娘小伙们大打亲情牌,专捡儿女们上班的时候去拜访老人,而且从不空手,提着礼物就跟亲戚串门一样,叔叔阿姨叫的比亲生的还亲。听我妈讲,她去参加保健品的讲座时,组织者管老人们干脆直接叫爸爸妈妈们。
这些保健品公司邀请老人们去参加讲座,散会时人人有“礼”。讲座内容不是介绍产品,就是老用户介绍自己的服用体验。很多老人因为一时贪图礼品而听了讲座或免费体验了器材,被“亲孩子”的讲解击中了软肋,就开始购买产品了。若是不去,他们会不断上门邀约,直到老人同意去。
现在的老人都有退休金,又有攒了一辈子的家底儿,衣食无忧了,自然对健康就比较关注,保健品厂家就是抓住这一点,先用送礼品来吸引老人参加他们的活动,再反复灌输那些产品对身体的好处,听得多了,老人不被洗脑才怪。
还有的保健品公司利用老人被单位和社会抛弃了的失落感,组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活动,诸如“老干部体验会”、“优秀退休教师讲座”等,让老人有找到组织的感觉,从而掏大把银子购买产品。
再加上很多儿女不在身边、或忙于工作,对父母的关怀不够,孤独甚至空巢的老人们很容易被保健品推销员一步步靠近,并逐渐信赖他们。不少老人在推销员的鼓动下不理智的大量购买保健品。
对门住着一对退休教师,有次去串门,阿姨挺自豪的介绍:她和老伴穿的是三百块的保健袜、七百块的健体内衣,床上铺的是近两万的一套远红线床品,地上有三台价值数千的各类足疗器和价值上万的按摩椅,角落里还摆着一撂没拆封的成箱的保健药品;厨房里有八千多块的净水器,每半年换一次近千元的滤芯。他们相信,这台机器能提供让人长寿的矿物质水。让人不解的是,这些产品全部是一个品牌,这公司真够全才的,只要是老人用得到的,他们无不生产。
听阿姨讲,他们还在保健品公司存着两万多块钱的药品,去年涨价前买下的,每天每人吃近二十粒各种功效不同的胶囊。现在皮鞋胶囊横行,真让人为他们捏一把汗吶。
当阿姨听我说保健品不一定比食补加锻炼效果好时,有些急了,说宁信其有,反正他们买的不多。前楼85岁的陈老太把全部的积蓄近三十万都买成了保健品寄存在公司,陈老太还在优秀健康老人(其实就是花钱最多的老人)表彰会上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是花到健康上最值!好像吃了保健品就永保健康了。我疑惑真生病了医院能让陈老太拿着那些寄存单交住院费吗?
无意中看见我妈刚收到一张贺卡,来自卖保健品的小黄姑娘,上书:阿姨,从第一次见面我就感觉您像我的亲妈一样亲切。真想叫您一声妈妈!您的女儿祝您母亲节快乐!我妈说:我觉着小黄比你还体贴呢!
我又好笑又可气,亲娘哎,那您认小黄当闺女去,别要我了!
着实让人无语。我真希望这些卖保健品的都能先给自己的亲生爹妈吃上这么多胶囊丸子,使上这些五花八门的保健器材,那才说明你们产品真是好哇,别对无辜老人叫着爸爸妈妈们却专行坑爹害娘的疯狂敛财之事!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2/0426/01/7VVTIIJJ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