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木的枝
树木的枝条,除因其生长习性而直接影响树形外,它的颜色亦具有一定的观赏意义。尤其是当深秋叶落后,枝干的颜色更为显目。对于枝条具有美丽色彩的树木,特称为观枝枉种。习见供赏红色枝条的有红瑞木、红茎木、野蔷薇、杏、山杏等;可赏古铜色枝的有山桃、桦木等;而于冬季欲赏青翠碧绿色彩时则可植梧桐、棣棠、青榨槭等。
二、树木的干皮
乔木干皮的形、色也很有观赏价值。以树皮的外形而言,大抵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一)干皮形态
1.光滑树皮表面平滑无裂,例如许多青年期树木的树皮大抵均呈平滑状,典型者如胡桃幼树,柠檬桉等。
2.横纹树皮表面呈浅而细的横纹状,如山桃、桃、樱花等。
3.片裂树皮表面呈不规则的片状剥落,如白皮松、悬铃木、木瓜、榔榆等。
4.丝裂树皮表面呈纵而薄的丝状脱落,如青年期的柏类。
5.纵裂树皮表面呈不规则的纵条状或近于人字状的浅裂,多数树种均属于本类。
6.纵沟树皮表面纵裂较深,呈纵条或近于人字状的深沟。例如老年的胡桃、板栗等:
7.长方裂纹树皮表面呈长方形之裂纹,例如柿、君迁子等。
8.粗糙树皮表面既不平滑,又无较深沟纹,而呈不规则脱落之粗糙状,如云杉、硕桦等。
9.疣突树皮表面有不规则的疣突,暖热地方的老龄树木可见到达种情况。
树皮外形的变化颇为繁复,且可随树龄而变化,但是上述的类型已可包括一般的形貌了。
(二)干皮色彩
树干的皮色对美化配植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街道上用白色树干的树种,可产生极好的美化及路宽范围的实用效果。而在进行丛植配景时,也要注意树干颜色之间的关系。现将干皮有显著颜色的树种举例于下:
1.呈暗紫色的如紫竹。
2.呈红褐色的
如马尾松、杉木、山桃等。
3.呈黄色的如金竹、黄桦等。
4.呈灰褐色的
一般树种常为此色。
5.呈绿色者如竹、梧桐等。
6.呈斑驳色彩的
如黄金嵌碧玉竹、碧玉嵌黄金竹、木瓜等。
7.呈白或灰色者如白皮松、白桦、胡桃、毛白杨、朴、山茶、悬铃木、柠檬桉等。
三、刺毛
很多树木的刺、毛等附属物,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楤木属多被刺与绒毛。红毛悬钩子小枝密生红褐色刚毛,并疏生皮刺;红泡刺藤茎紫红色,密被粉霜,并散生钩状皮刺。峨眉蔷薇小枝密被红褐刺毛,紫红色皮刺基部常膨大;其变型翅刺峨眉蔷薇皮刺极宽扁,常近于相连而呈翅状,幼时深红,半透明,尤为可观。
四、树根
树木裸露的根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即对此有很高的鉴赏水平。因此,久已运用此观赏特点于园林美化及桩景盆景的培养。但是并非所有树木均有显著的露根美。一般言之,树木达老年期以后,均可或多或少地表现出露根美。在这方面效果突出的树种有:松、榆、朴、梅、楸、榕、蜡梅、山茶、银杏、鼠李、广玉兰、落叶松等。
在亚热带、热带地区有些树有巨大的板根,很有气魄;另外,具有气生根的种类;可以形成密生如林、绵延如索的景象,则更为壮观。
许多果实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又有突出的美化作用。园林中为了观赏的目的而选择观果树种时,大抵须注意形与色两方面。
一、果实的形状
一般果实的形状以奇、巨、丰为准。所谓“奇”,乃指形状奇异有趣为主。例如铜钱树的果实形似铜币;象耳豆的荚果弯曲,两端浑圆而相接,犹如象耳一般;腊肠树的果实好比香肠;秤锤树的果实如秤锤一样;紫珠的果实宛若许多晶莹剔透的紫色小珍珠;其他各种像气球的,像元宝的,像串铃的,其大如斗的,其小如豆的等,不一而足。而有些种类,不仅果实可赏,而且种子又美,富于诗意,如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的红豆树等。所谓“巨”,乃指单体的果形较大,如袖;或果虽小而果形鲜艳,果穗较大,如接骨木,均可收到“引入注目”之效。所谓“丰”,乃就全树而言,无论单果或果穗,均应有一定的丰盛数量,才能发挥较高的观赏效果。
二、果实的色彩
果实的颜色,有着更大的观赏意义。“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美妙的景色,这正是果实的色彩效果。现将各种果色的树木,分列于下:
(一)果实呈红色者桃叶珊瑚、小檗类、平枝枸子:水枸子、山楂、冬青、枸杞、火棘、花楸、樱桃、毛樱桃、郁李、欧李、麦李、枸骨、金银木、南天竹、珊瑚树、紫金牛、橘、柿、石榴等。
(二)果实呈黄色者
银杏、梅、杏、瓶兰花、柚、甜橙、香圆、佛手、金柑、枸橘、南蛇藤、梨、木瓜、贴梗海棠、沙棘等。
(三)果实呈蓝紫色者紫珠、蛇葡萄、葡萄、獠猪刺、十大功劳、李、蓝果忍冬、桂花、白檀等。
(四)果实呈黑色者小叶女贞、小蜡、女贞、刺楸、五加、枇杷叶荚蒾、黑果绣球毛梾、鼠李、常春藤、君迁子、金银花、黑果忍冬、黑果枸子等。
(五)果实呈白色者红瑞木、芫花、雪果、湖北花楸、陕甘花楸、西康花楸等。
除上述基本色彩外,有的果实尚有具花纹的。此外,由于光泽、透明度等的不同,又有许多细微的变化。在选用观果树种时,最好选择果实不易脱落而浆汁较少的,以便长期观赏。
三、果实对生物的诱引力
果实不仅可赏,又有招引鸟类及兽类的作用,可给园林带来生动活泼的气氛。不同的是实可招来不同的鸟,例如小檗易招来黄连雀、乌鸦、松鸡等,而红瑞木一类的树则易招来鸫、知更鸟等。但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在重点观果区域,却须注意防止鸟类大量啄食果实。
儿童最喜欢色彩鲜艳果实累累的环境。布置精美的观果园可使儿童流连忘返,但应不用具有毒性的种类。
一、花形与花色
园林树木的花朵,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大小,而在色彩上更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单朵的花又常排聚成大小不同、式样各异的花序。
由于上述这些复杂的变化,就形成不同的观赏效果。例如艳红的石榴花如火如荼,会形成热情兴奋的气氛;白色的丁香花就似乎赋有悠闲淡雅的气质;至于雪青色的繁密小花如六月雪,薄皮木等,则形成了一幅恬静自然的图画。
由于花器和其附属物的变化,形成了许多欣赏上的奇趣。例如金丝桃花朵上的金黄色小蕊,长长地伸出于花冠之外;金链花的黄色蝶形花,组成了下垂的总状花序;锦葵科的拱手花篮,朵朵红花垂于枝叶间,好似古典的宫灯;带有白色巨苞的珙桐花,宛若群鸽栖息枝梢。
通过人民的长期劳动,创造出园林树木的许多珍贵品种,这就更丰富了自然界的花形。有的甚至变化得令人无法辨认。例如牡丹、月季、茶花、梅花等,都有着大异于原始花形的各种变异。
除花序、花形之外,色彩效果就是最主要的观赏要素了。花色变化极多,无法一一列举,现仅将几种基本颜色花朵的观花树木列举于下:
(一)红色系花海棠、桃、杏、梅、樱花、蔷薇、玫瑰、月季、贴梗海棠、石榴、牡丹、山茶、杜鹃花、锦带花、夹竹桃、毛刺槐、合欢、粉花绣线菊、紫薇、愉叶梅、紫荆木棉、凤凰木、刺桐、象牙红、扶桑等。
(二)红色系花迎春、迎夏、连翘、金钟花、黄木香、桂花、黄刺玫、黄蔷薇、檬棠、黄瑞香、黄牡丹、黄杜鹃、金丝桃、金丝梅、蜡梅、金老梅、珠兰、黄蝉、金雀花、金链花、黄夹竹桃、小檗、金花茶等。
(三)蓝色系花紫藤、紫丁香、杜鹃花、木兰、木蓝、木槿、泡桐、八仙花、牡荆醉鱼草、假连翘、薄皮木等等。
(四)白色系花
茉莉、白丁香、白牡丹、白茶花、溲疏、、山梅花、女贞、荚蘧、枸橘、甜橙、玉兰、珍珠梅、广玉兰、白兰、栀子花、梨、白碧桃、白蔷薇、白玫瑰、白杜鹃花、刺槐、绣线菊、银薇、白木槿、白花夹竹桃、络石等。
二、花的芳香
以花的芳香而论,强前虽无一致的标准,但可分为清香(如茉莉)、甜香(如桂花)浓香(如白兰花)、淡香(如玉兰)、幽香(如树兰)。不同的芳香对人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有的起兴奋作用,有的却引起反感。在园林中,许多国家常有所谓“芳香园”的设置,即利用各种香花植物配植而成。
由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人们对有些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联想,并给予不同的评价。
三、花相理论
花序的形式很重要,虽然有些种类的花朵很小,但排成庞大的花序后,结果反而比具有大花的种类还要美观。例如小花溲疏的花虽小,就比大花溲疏的效果还好。花的观赏效果.不仅由花朵或花序本身的形貌、色彩、香气而定,而且还与其在树上的分布、叶簇的陪衬关系以及着花枝条的生长习性密切有关。我们将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特称为“花相”。园林树木的花相,从树木开花时有无叶簇的存在而言,可分为两种型式,即:
一为“纯式”,一为“衬式”。前者指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一类,故日纯式;后者则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故日衬式。现将树木的不同花相分述如下:
(一)独生花相
本类较少,形较奇特,例如苏铁类。
(二)线条花相
花排列于小枝上,形成长形的花枝。由于枝条生长习性之不同,有呈拱状花枝的,有呈直立剑状的,或略短曲如尾状的等。简而言之,本类花相大抵枝条较稀,枝条个性较突出,枝上的花朵成花序的排列也较稀。呈纯式线条花相者有连翘、金钟花等;
呈衬式线条花相者有珍珠绣球、三桠绣球等。
(三)星散花相
花朵或花序数量较少,且散布于全树冠各部。衬式星散花相的外貌是在绿色的树冠底色上,零星散布着一些花朵,有丽而不艳,秀而不媚之效。如珍珠梅、鹅掌楸、白兰等。纯式星散花相种类较多,花数少而分布稀疏,花感不烈,但亦疏落有致。若于其后能植有绿树背景,则可形成与衬式花相相似的观赏效果。
(四)团簇花相
花朵或花序形大而多,就全树而言,花感较强烈,但每朵或每个花序的花簇仍能充分表现其特色。呈纯式团簇花相的有玉兰、木兰等。属衬式团簇花相的可以大绣球为典型代表。
(五)覆被花相 花或花序着生于树冠的表层,形成覆伞状。属于本花相的树种,纯式有绒叶泡桐、泡桐等,衬式有广玉兰、七叶树、栾树等。
(六)密满花相 花或花序密生全树各小枝上,使树冠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花团,花感最为强烈。例如榆叶梅、毛樱桃等。衬式如火棘等。
(七)干生花相 花着生于茎干上。种类不多,大抵均产于热带湿润地区。例如槟榔、枣椰、鱼尾葵、山槟榔、木菠萝、可可等。在华中、华北地区之紫荆,亦能于较粗老的茎于上开花,但难与典型的于生花相相比拟。
此外,由花的观赏特性言之,开花的季节及开放时期的长短以及开放期内花色的转变等,均有不同的观赏意义。这些,都是研究观赏特性时所应注意的内容。
园林树木的叶具有极其丰富多彩的形貌。对叶的观赏特性来讲,一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叶的大小
大者如巴西棕其叶片长达20m以上,小者如麻黄、柽柳、侧柏等的鳞片叶仅长几毫米。一般言之,原产热带湿润气候的植物,大抵叶较大,如芭蕉、椰子、棕榈等;而产于寒冷干燥地区的植物,叶多较小,如榆、槐、槭等。
二、叶的形状
树木的叶形,变化万千,各有不同,从观赏特性的角度来看是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不同的,一般将各种叶形归纳为以下几种基本形态:
(一)单叶方面
1.针形类包括针形叶及凿形叶,如油松、雪松、柳杉等。
2.条形类(线形类)
如冷杉、紫杉等。
3.披针形类包括披针形如柳、杉、夹竹桃等及倒披针形如黄瑞香、鹰爪花等。
4.椭圆形类如金丝桃、天竺桂、柿以及长椭圆形的芭蕉等。
5.卵形类包括卵形及倒卵形叶,如女贞、玉兰、紫楠等。
6.圆形类包括圆形及心形叶,如山麻杆、紫荆、泡桐等。
7.掌状类如五角枫、刺楸、梧桐等。
8.三角形类包括三角形及菱形,如钻天杨、乌桕等。
9.奇异形包括各种引人注目的形状,如鹅掌楸、马褂木的鹅掌形或长衫形叶,羊蹄
甲的羊蹄形叶,变叶木的戟形叶以及为人熟知的银杏的扇形叶等。
(二)复叶方面
1.羽状复叶包括奇数羽状复叶及偶数羽状复叶,以及2回或3回羽状复叶,如刺槐、锦鸡儿、合欢、南天竹等。
2.掌状复叶小叶排列成指掌形,如七叶树等。也有呈2回掌状复叶者如铁线莲等。
叶片除基本形状外,又由于叶边缘的锯齿形状以及缺刻的变化而更加丰富。
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例如棕榈、蒲葵、椰子、龟背竹等均具有热带情调,但是大形的掌状叶给人以朴素的感觉,大形的羽状叶却给人以轻快、洒脱的感觉。
产于温带的鸡爪槭的叶形会形成轻快的气氛;但产于温带的合欢与产于亚热带及热带的凤凰木,却因叶形的相似而产生轻盈秀丽的效果。
三、叶的质地
叶的质地不同,产生不同的质感,观赏效果也就大为不同。革质的叶片,具有较强的反光能力,由于叶片较厚、颜色较浓暗,故有光影闪烁的效果。纸质、膜质叶片,常呈半透明状,常给人以恬静之感。至于粗糙多毛的叶片,则多富于野趣。
由于叶片质地的不同,再与叶形联系起来,使整个树冠产生不同的质感,例如绒柏的整个树冠有如绒团,具有柔软秀美的效果,而枸骨则具有坚硬多刺,剑拔孥张的效果。一般人在观赏装饰上对叶形、叶色等均能注意但是却常常忽略质感方面的运用,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四、叶的色彩
叶的颜色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叶色变化的丰富,难以用笔墨形容,虽为高超的画家亦难调配出其所具有的色调,园林工作者若能充分掌握并加以精巧的安排,必能形成神奇之笔。
根据叶色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绿色类绿色虽属叶子的基本颜色,但详细观察则有嫩绿,浅绿、鲜绿、浓绿、黄绿、赤绿、褐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等差别。将不同绿色的树木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妙的色感。例如在暗绿色针叶树丛前,配植黄绿色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的效果。现以叶色的浓淡为代表,举数例如下:
1.叶色呈深浓绿色者
油松、圆柏、雪松、云杉、青杆、侧柏、山茶、女贞、桂花、槐、榕、毛白杨、构树等。
2.叶色呈浅淡绿色者水杉、落羽松、落叶松、金钱松、七叶树、鹅掌楸、玉兰等。
应加以说明的是叶色的深浅、浓淡受环境及本身营养状况的影响而会发生变化,所以上述的分法应以正常的情况为准。为深入掌握叶色的变化规律起见,在观察记载时应记录环境条件及植物本身的生长状况。
(二)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树木的叶色常因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例如栎树在早春呈鲜嫩的黄绿色,夏季呈正绿色,秋则变为褐黄色。除对树木在夏季的绿叶加以研究外,在园林工作中尤其应注意其春季及秋季叶色的显著变化。对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统称为“春色叶树”,例如臭椿、五角枫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春叶呈紫红色等。在南方暖热气候地区,有许多常绿树的新叶不限于在春季发生,而是不论季节只要发出新叶就会具有美丽色彩而有宛若开花的效果,如铁力木等,这一类统称为新叶有色类。为了方便起见,亦可将此类与春季发叶类统称为春色叶类。
本类树木如种植在浅灰色建筑物或浓绿色树丛前,能产生类似开花的观赏效果。
(三)秋色叶类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各国园林工作者均极为重视。
1.秋叶呈红色或紫红色类者鸡爪槭、五角枫、茶条槭、糖槭、枫香、地锦、五叶地锦、小檗、樱花、漆树、盐肤木、野漆、黄连木、柿、黄栌、南天竹、花楸、百华花楸、乌桕、红槲、石楠、卫矛、山楂等。
2.秋叶呈黄或黄褐色者银杏、白蜡、鹅掌楸、加拿大杨、柳、梧桐、榆、槐、白桦、无患子、复叶槭、紫荆、栾树、麻栎、栓皮栎、悬铃木、胡桃、水杉、落叶松、金钱松等。
以上仅示秋叶之一般变化,实则在红与黄中,又可细分为许多类别。在园林实践中,由于秋色期较长,故早为各国人民所重视。例如在我国北方每于深秋观赏黄栌红叶,而南方则以枫香、乌桕的红叶著称。在欧美的秋色叶中,红槲、桦类等最为夺目。而在日本,则以槭树最为普遍。
(四)常色叶类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常年均成异色,而不必待秋季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全年树冠呈紫色的有紫叶小檗、紫叶欧洲槲、紫叶李、紫叶桃等;全年叶均为金黄色的有金叶鸡爪槭、金叶雪松、金叶圆柏等;全年叶均具斑驳彩纹的有金心黄杨、银边黄杨、变叶木、洒金珊瑚、红檵木等。
(五)双色叶类某些树种,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在微风中就形成特殊的闪烁变化的效果,这类树种特称为“双色叶树”。例如银白杨、胡颓子、栓皮栎、青紫木等。
(六)斑色叶类绿叶上具有其他颜色的斑点或花纹。例如桃叶珊瑚、变叶木等。
除了上述关于叶的各种观赏特性以外,还应注意叶在树冠上的排列,在上部枝条的叶与下部枝条的叶之间,常呈各式的镶嵌状,因而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尤其当阳光将这些美丽图案投影在铺装平整的地面上时,会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有些树木的叶会挥发出香气,如松树、樟科树种及柠檬桉等,均能使人感到精神舒畅。
此外,叶还可有音响的效果。针状叶树种最易发音,所以古来即有“松涛”、“万壑松风”的匾额来赞颂园景之美,至于响叶杨,即是坦率地以其能产生音响而命名了。
这些园林树木艺术效果的形成,并不是孤立的,园林工作者在进行美化配植之前,必须对叶的各种观赏特性有深刻的领悟,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景色,才能会充分发挥出它们的观赏特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