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荡一号与千叶莲华——生日特辑献给父母亲大人,助力解开千叶莲难题》
(2022-04-26 11:31:27)
标签:
荷花荡西水墩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公园无锡古华山千叶莲画 |
分类: 亲情无限 |
《荷花荡一号与千叶莲华——生日特辑献给父母亲大人,助力解开千叶莲难题》
今天是我身份证上的阳历生日,特以此文纪念我的生身父母。
感恩父母在最美的季节,在无锡老城的城西运河边,在美丽的西水墩附近的荷花塘一号生下了我,并为我取名为莲。才让我似乎天生与莲有缘,也对荷莲及其养生疗愈的功效,再对中国的莲文化都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无锡的山水和父母亲一起养育了我,我也长期收到了血缘亲友、周围居民、学校老师和公共媒体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只掌握了初浅的传统文化知识,也曾让我在各种遭遇及先后痛失父母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2015年清明节后突然在心身灵多方面都神奇地重获新生。
小时候,我总是嫌父母取的姓名难写又难读,有时竟被人读写成软翼莲。五十才知天命,我才终于明白,父母为我取名冀莲,大概是希冀我永远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美好希望,永远要坚韧地活下去。
冀的古字就是翼,父母在河北怀上了我,河北现在也叫雄安。
这些也都让我对中国包括无锡的古今历史都开始感兴趣。更有幸在各地旅游或参观时,都会充满兴趣地不断地发现各种美好的事物,也开始不断地向各领域的学者专家们请教学习,这才发现中国包括无锡真是个好地方。
无锡的老一代文史专家夏刚草先生的记性特好,一听我说的“荷花塘一号”,就说应该是“荷花荡一号”,还帮我查到了与我的出生地有关的史料。正符合我的两位表哥说的,在运河边的外公家可以看见不远处的西水墩,我的出生地就在后西溪路口与解放西路的交界处。
郁有满先生的文章中说无锡运河中的天关是黄埠墩,地关是西水墩,我还搞不懂其中的奥秘。
只知西水墩现在是文化公园,也是无锡市文化馆、群众文艺培训基地。附近的原荷花荡,现为无锡市国家安全教育公园。
而我的阳历生日之4月15日,正是国家安全教育日。
最近又终于明白,钦,不是金欠,而是金久的意思。所以大概又是上天的安排,让我有幸经散文界再经生态文化界的胡伟老师介绍而结识了植物专家金久宁老师,且是半个老乡哦。
2021.10.31第一次去泰伯广场,突然惊喜地见到了泰伯雕像前的字雕群中居然有个非姓氏的“蔬”字。汤可可老师说中间的十二个大字是吴姓衍生出的十二个姓氏,杨荷姐也猜出周围则是百家姓了。
下午再去鸿山遗址,有点匆忙。没想到傍晚从大门口出来,一抬头竟突然发现天空中正飞翔着被夕阳照成了彩色的云飞凤。就是在这天的早晨,夏刚草老师回应了我加他微友的申请。原来第一个建议把玉飞凤作为无锡市徽的就是这位夏老师,他也特别喜爱莲花。
再查到世界著名的美国营养学专家与中国专家一起经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是救命饮食,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外国人也终于明白了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是最安全的。
父母亲常带幼小的我们去锡惠公园,饿了就在二泉附近的万卷楼排队买惠山油酥饼,香甜脆酥的味道至今都是我的最爱。还有崇安寺里的名小吃“糯米小圆子汤”,特别清爽可口。
母亲爱喝莲藕汤,却从不让我们从外地拎回礼物,怕累着我?我也从杭州给当时的准婆婆带回过莲藕粉,冲汤即饮。
我也总是会想起,母亲总是说无锡是最好的鱼米之乡。那么无锡的蔬果良米,还有莲荷也必定是最好的。近几年我也特别爱吃莲藕和莲子。
印象中,锡惠公园里的寄畅园及惠山寺都是年幼时常去的地方。那时只能见到一大排黄墙,也没注意过大银杏树,更不知那里面就是古时候的寺庙。御碑亭和金莲桥还是在前几年才注意到,并特地去现场观看。
去年,金久宁老师就发来了古今图书集成的截图信息,无锡惠山曾有千叶莲。前阵,金久宁老师突然发现并提醒我惠山寺金莲池里的那些金莲只是萍蓬草。锡惠公园的金石声先生也说确实是萍篷草。
久宁师又发来江苏省不可移动数据库里的金莲桥信息,也说旧有千叶莲。所以,这里应该确实有过千叶莲华。
更没想到,我在2017年看见的无锡太湖边的千叶莲,也酷似河北承德皇家避暑山庄里被康熙乾隆宠爱的敖汉千叶莲。也与昆山元代的天竺千叶莲,与传说中的姑苏花山及陕西西岳的华山千叶莲同,那就与惠山寺金莲池中在最早时就有的千叶莲相同,还是传说中可以食之羽化成仙的神奇莲花,是道佛两教的至尊圣莲。
惠山寺的方池曾被陆羽称为千叶莲华池,后因池水被山姬野妇搞脏,镜湖不类,唐代时期千叶莲已消失。
故夏刚草师早已根据皮日休的惠山听松庵(一说为后来的竹炉山房)诗句分析,旧有千叶莲香,就是指之前的池塘有过千叶莲,到了皮氏这里,就没有了。
愚猜想,该处方池曾经池大水清如镜湖,为了尽情地近距离观赏千叶莲华,就特地建造了跨池小桥。方池,在千叶莲消失或变异为所谓的金莲后,桥在宋代改建,也被称为金莲桥,桥下方池即改称为金莲池。
千叶并蒂莲,也被民间认为会带来吉祥如意的嘉莲、瑞莲,经无锡散文家郭锡廉而结识的无锡荣氏企业研究专家汤可可先生更介绍说,面粉大王荣德生在民国时期的1927年就亲自将一缸单瓣红荷培植出了四朵千叶莲,并把“四平莲”画作为荣氏棉纱产品的商标,助力荣家在1932年又成为了中国的棉纱大王。
而在前天又偶然看到的无锡官方报道说,千叶莲至今仍被誉为惠山山灵。今天就去惠山,看看那里的金莲桥,它能告诉我们最早的千叶莲是何时产生的吗?又到底是何地品种,最初由何人所种?
祈愿无锡古华山再长出千叶莲花,再助惠山古镇申遗成功,也助无锡再创辉煌。
更告慰所有的先人们,也祈盼他们在天堂一切都好,并保祐我们大家。
(2022.04.15
昨天25日在惠山古镇及周夫子祠前,居然看到爱莲说是以莲华之佛性比喻人性,周敦颐与佛教关系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