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荡一号与千叶莲华》生日的特辑日记草二稿
(2022-04-16 10:22:50)
标签:
生日观音气功歌曲文字 |
分类: 亲情无限 |
《荷花荡一号与千叶莲华》生日的特辑日记草二稿
(2022年04月15日周五晴阳历生日午时11:~周六晴,待改暂不对外)
母亲曾说我是之前的那一天生日,今天是我身份证上的阳历生日,特以此文纪念我的生身父母。
感恩父母在最美的春季,在无锡老城的城西运河边,在美丽的西水墩附近的荷花荡一号生下了我,并为我取名为莲。才让我似乎天生就与荷莲有缘,也开始了解荷莲的特性及其养生疗愈之功效;后来至现在,又突然发现了珍稀的千叶莲华,便更对中国的莲文化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
无锡市国家安全教育公园与国家安全教育日
最近又终于看到,“钦”,不是欠金,而是金久之意。所以大概又是上天的安排,让我有幸经散文界再经生态文化界老师的介绍,在微信中结识了南京的省药用植物研究学者金久宁先生,半个南京老乡。他虽然很谦逊地说自己不是专门研究荷花的,但看我如此感兴趣,也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经金久宁老师的推荐,我才第一次去无锡清名桥附近,在大公桥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现场聆听江苏方志举行的大运河访谈节目,也有幸见到了无锡老一代文史专家夏刚草先生,及其他专家。
夏师正巧对我请教的与书圣王羲之有关的洛社之名的由来等问题,早就很有研究。
夏师的记性还特好,一听我询问我在父母走后才找到的我的出生卡上的“荷花塘一号”,马上就说可能是医院填写人的笔误,应该是后西溪那里的“荷花荡一号”。“塘”和“荡”的无锡话发音相同,普通话的发音也相近。他还见过那里曾立有“荷花荡”的牌子,原来的荷花荡,后来被填成弄堂的路道了。夏师又很快地帮我查到了与我的出生地有关的史料。“荷花荡”弄就在后西溪路口与解放西路的交界处,但哪个位置是一号呢?
这些也都基本符合我的两位表哥的说法,以前在城西运河边的外公老宅,可以看见不远处的西水墩,我的出生地现为无锡市国家安全教育公园。
我接着才在微信公众号中又注意到郁有满先生的回忆文章中也提到了荷花荡,2021年的洛社羲之散文大赛的颁奖群中就有郁先生,他提供的荷花荡资料,也与夏师提供的基本一致。他的另一篇文章中又说无锡运河中的天关是黄埠墩,地关是西水墩,我还搞不懂其中的奥秘。只知西水墩现在是文化公园,也是无锡市文化馆、群众文艺培训基地。
2021年10月31日第一次去泰伯陵,正午时分又在广场上突然惊喜地看见了地上的字雕群中居然有个“蔬”字。远在南京不能来锡现场的金老师也很感兴趣,提示我再查这些字是什么意思?汤可可老师说这些是以吴为首的百家姓。无锡的杨荷姐也发现了中间的十三个大字中,只有“蔬”字不是百家姓。
这天午后再去鸿山遗址博物馆,黄昏时再从入口处的大门出来,又突然发现了天空中飞翔着大大的彩色云飞凤。也就是在这天,我才知鸿山出土的玉飞凤最初是由夏刚草老师提议作为无锡市徽的。
再在网上查到了蔬食文化,才又发现了世界著名的美国营养学专家坎贝尔教授与中国科学家们一起,经长期研究,发现植物就是救命饮食,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外国人也终于明白了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是最安全的,也开始运用对癌症等疾病的蔬食疗法。
荷花在中国的存在历史也很久了,荷花的种子是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最强种子。中国人最早种植水稻,也早就发现了药食同源,粮食的种子与土地,就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而4月15日,正巧就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日。
无锡是最好的江南鱼米之乡,地灵人杰
我也总是会想起,母亲在世时,尤其是在我去南京上学后,她总是说无锡是最好的鱼米之乡,是盼望我毕业后再回无锡。
我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上大学及毕业回家的那段日子,就是我父母亲最开心的日子。
傻傻的我却总是听从父母的吩咐,从南京放假或毕业后出差回家,都不必带东西回家。有一次,我去杭州出差,带回的莲藕粉,也只送给了准婆婆,冲汤即饮。
2015年以后,我才相信母亲说的对,无锡真的是个好地方。那么无锡的蔬果良米,还有莲荷也必定是最好的。
但父母的客气话却是假的,是怕我花钱且拎着种,我更没注意到父母也爱喝莲藕汤,爱吃莲子;我现在也特别爱吃莲藕和莲子,看了有关的介绍,也是适合我体质的养生植物。
印象中,母亲还常带我们去崇安寺里享用当地有名的小吃“糯米小圆子汤”,特别清爽可口。2016年投稿玉祁酒业集团举办的酒文化散文大赛,再查资料才发现酒酿解渴又养颜。去”酉”加”女”,”酿”就变”娘”字了。”酿”与”娘”字,到底是良子,还是量子纠缠?
正好到了2017年的丁酉凤年,我也在投稿文章《酉酒养生》中特地提到了中国的地图就是一只大雄公鸡,无锡的市徽就是玉飞凤。母亲名凤,我也一直对与凤有关的事物很感兴趣。
我也是近几年才知王羲之也是喝了无锡洛社及无锡老城里的河水、米水、酒水等等才长大的书圣,最初用的墨水基本上用的是无锡墨汁。崇安寺原来是书圣的伯父也是姨夫的王导送给王羲之成婚的右军府,规模很大。
而且,在金老师提示历史上有吟咏千叶莲的诗文时,我也才发现王羲之正是最早缸养千叶莲并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名人。更没想到母亲曾搞错的我的阴历生日,与王羲之写下兰亭序的日子正巧又是同一天,三月初三正是古代人曲水滥觞、祈求吉祥的日子。
惠山山灵,与永不衰败的千叶莲华
父母亲常带幼小的我们去锡惠公园,饿了就在二泉附近的万卷楼排队买惠山油酥饼,香甜脆酥的味道至今都是我的最爱。
还有锡惠公园里的寄畅园及惠山寺都是常去的地方,那时只见到一大排的黄高墙,好像大门是紧闭的。也没注意过有什么几百年历史的大银杏树,更不知那里面就是古时候的寺庙。御碑亭和金莲桥,还是在前几年才注意到有新闻介绍,就特地去现场观看的。
更没想到的是,我在2017年偶然发现的无锡太湖边的千叶莲,从照片上看,最先发现与昆山三宝之一的元代顾园天竺千叶莲同。
2021年对比清代的宫廷画,无锡千叶又酷似河北承德皇家避暑山庄里被康熙乾隆宠爱的敖汉千叶莲。据说是从内蒙古敖汉旗上贡的珍品,现已失传。
又传说钦氏最早的先祖就是内蒙古人,是皇帝的侍卫或是归顺的大臣。
金师提供的史料中,惠山寺及吴县的千叶莲与华山同。就又提醒我再结合叶恭绰对昆山元代天竺千叶莲的考证依据,再发现了无锡现代的千瓣莲,与昆山莲,也就与吴中华山刘宋造像中的千叶莲同。而史料都曾指出苏锡两地的千叶莲,与西岳华山的千叶莲同,食之可以羽化。无锡现代的千瓣莲,也就与惠山寺金莲池中最早曾有过的千叶莲同,千叶莲还是传说中可以食之羽化成仙的神奇宝物,也是道佛教的至尊圣莲。
金久宁、金石声、及夏刚草几位专家的说法都和省不可移动文物库中对金莲池中的水生植物描述的一致,现在的是萍篷草。而惠山方池在陆羽的《游惠山寺记》中最早是被称为“千叶莲华池”,估计千叶莲确实有过,但“金莲池”是在千叶莲消失之后的称呼了。
千叶并蒂莲,也被民间普遍认为是能带来吉祥如意的嘉莲、瑞莲。经无锡散文家丁一、郭锡廉而结识的无锡荣氏企业研究专家汤可可先生更介绍说,面粉大王荣德生在民国时期的1927年就亲自将一缸单瓣红荷培植出了四朵千叶并蒂莲,当即昭告天下,请文人雅士赋诗作画,轰动一时,荣氏更把“四平莲”画申请为棉纱产品的商标,助力荣家度过了困难时期,终在1932年又一举成为了中国的棉纱大王。
之后的约1935年,民国交通部长,国学大师鉴赏专家叶恭绰更把昆山的元代顾园并蒂莲考证为从天竺引进的千叶莲。根据当时的报刊报道,人们争相前往观赏,其热闹程度,竟使昆山的交通一时堵塞。
而在前天又看到的无锡官方报道,至今都把千叶莲誉为惠山山灵,惠山曾因此在最早时取名华山。
足以证明人们对无锡的古华山之名及千叶莲之仙名始终念念不忘。尽管官方报道一再指明,仍有人把现在池中的萍篷草误当做千叶仙莲,并直接称之为惠山山灵,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
千叶莲华的话语就是“永不衰败”,与它的特性及在中国的声誉一致。
今天忙于写纪念文章,又耽误去惠山了。想着再看看那里的古华山门,金莲桥和金莲池。它们能告诉我们最早的千叶莲是何时产生的吗?又是何地品种,最初由何人所种?
也愿无锡古华山再次生长出千叶莲华,再助惠山古镇申遗成功,更助无锡再创辉煌。
结束语:再次感恩
再次感恩父母,我也更加喜爱父母给我取的这个姓名了;也冀望我的回忆及推想文字,发现与探索,也能给大家都带来吉祥如意的正能量。
再次感恩,父母在最美的百花盛开的季节生下了我,让我可以吸收百花与百草的精气神,才得以在危急时自救成功。
特别感恩,各位导师们对我的耐心指导,不厌其烦地一再向我介绍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解答我的各种疑问。
也让我又想起了这句经典名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中用,洋为中用。”
更衷心地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无论您是哪家的,只要我觉得您的东西是好的,正能量的,代表古今中西的优秀文化的,都值得我和其他人为您宣传。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和亲人,及老同学们,对我的一贯爱护与支持,今天我又收到了他们的生日祝福。
二稿待继续增补修改,2022.04.15 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