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恭绰考证昆山600年天竺古千叶莲,因其与吴中华山刘宋造像中所刊千叶莲同,

(2022-04-05 00:12:05)
标签:

叶恭绰

考证

昆山天竺千叶莲

吴中华山刘宋造像

千叶莲

分类: 潇莲赏荷

昆山600年天竺古千叶莲考证记,


五彩结同心·昆山真义镇东亭子为顾阿瑛玉山佳处故址之一。今岁池荷盛开重台骈萼并蒂至五六花。余偕姚虞琴、江小鹣、郎静山临赏。以其叶小藕窳而不结莲房,又花瓣襞积,卷如蕉心,正与吴中华山刘宋造像中所刊千叶莲同。因断为即天竺传来之千叶莲,盖花中海棠海石榴山茶,凡舶来种恒现多层,此殆同例也。元末明初迄今已六百年,沦落荒村中,今始幸邀吾徒一顾。感赋此阕,以属阿瑛兼示同人 清末至现当代 · 叶恭绰

 押歌韵

前身金粟俊赏琼英(小琼英阿瑛姬人,今犹葬园中。)东亭恨堕风涡园中东亭子、西亭子,相距十里足徵当时宏侈。)

六百年来事,灵根在、浑似记梦春婆。

濠梁王气,同都消歇明太祖徙顾于濠梁,盖忌之与沈万三同)。(枫注,此句当七字,疑“同都”两字一字衍,空回首、金谷笙歌

无人际、红香泣露可堪愁损青娥

栖迟野塘荒溆,甚情移洛浦,影换恒河

追忆龙华会拈花笑、禅意待证芬陀。

五云深处眠鸥稳,任天外、尘劫空过

好折供、维摩方丈,伴他一树桫椤(余新自吴门桫椤一小株,亦天竺种也。)

 穿越六百年带你品读并蒂莲的前世今生  http://www.360doc11.net/wxarticlenew/849956699.html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文学家在红绿对比中描绘的初夏景色已经够美了。然而有一尤物,其珍贵与美丽更为园林增添了诗情画意,在仲夏池塘淡淡风中,对她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身影,人们等待已久。

红绿之间

亭林园中的并蒂莲即将迎来一年一会的盛放期

 | 摄于亭林园并蒂莲池 7月5日


 | 含苞待放的并蒂莲

并蒂莲的前世今生

你知道六百年前并蒂莲从哪里来到昆山的吗?

民国时期正仪火车站破例停靠是为了什么?

昆山曾经有哪些地方有并蒂莲呢……

亭林园中现存的并蒂莲被称作“元末古莲”,六百年来从顾园东亭到君子亭,从君子亭到亭林园,并蒂莲与人们的每次相遇都见不同让我们细数这些故事,在时空的转换中,品味并蒂莲的美。

 玉山佳处植莲 

六百年前,元代名士顾阿瑛在正仪东亭辟池植并蒂莲,相传池底铺有石板,板上钻孔如莲房,荷梗便从孔中钻出,故未被人挖绝,幸得以流传至今,足见其珍贵。


并蒂莲是顾园仍存于当世的唯一景色,该园林历600余年之沧桑,后荒芜凋敝,但其东亭荷池种植的并蒂莲却被留传下来。顾园亦名“玉山佳处”,是顾阿瑛构建的大型私家园林。顾瑛(1310-1369年),元代富豪,文学家,一名阿瑛,谱名德辉,字仲瑛,自号金粟道人,昆山正仪人。顾阿瑛在家乡正仪筑园,顾园园址西起界牌桥(与唯亭交界),东至东亭子,南至娄江北岸,东北至黄泥山,北至绰墩山,约占正仪镇境之半。

园内楼、亭、馆、轩可考者有数十处,顾阿瑛在正仪砌荷池有三,两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椭圆形,占地约8亩,池旁建观莲亭子,称东亭。相传并蒂莲是顾阿瑛在对外贸易的进程中,由“海外”进口到正仪落户扎根,后世叶恭绰考证东亭并蒂莲“决为天竺种无疑”,但究竟是顾阿瑛亲自从印度访得,还是其他商人走访赠送就不得而知了。

  君子亭觅莲  

 | 正仪东亭如今依旧接天莲叶无穷碧


八十五年前,社会活动家叶恭绰(字誉虎)无意中发现了一则砚铭中披露的传说,找到了关于天竺嘉卉名种并蒂莲的线索,当即冒雪至正仪寻访,随后发起组织了“顾园遗迹保管委员会”,对原有并蒂莲池进行疏浚修葺,重建“东亭”称名“君子亭”。

 

1934年9月1日《申报》载有《叶誉虎莅正仪探荷》消息

1934年夏,叶恭绰邀友一行专程来东亭赏荷,摄影名师郎静山及报社记者同来。而后数期《申报》、《新闻报》以显著版面介绍叶氏等人赏荷盛况,或刊有赏荷影照,或以配词介绍并蒂莲荷花特色。此后每到正仪东亭荷花盛开的季节,游人络绎不绝,竟使当时的京沪快车破例停靠正仪小站,以便赏荷游客,一时东亭荷池名声大噪。

“文化大革命”中君子亭被毁,并蒂莲幸被亭林公园及时移植成功。据《亭林园志》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并蒂莲还曾移植到苏州拙政园和杭州西湖。

1935年7月9日《申报》载有《两路局昨发三通告》正仪站停车一分钟消息“自七月十五日起、至八月十四日止、京沪上行第二十二次快车、暂行在正仪站停靠一分钟、以便沪上人士前往赏荷”。
 亭林园赏莲 

六十三年前,1956年,并蒂莲由东亭移植到亭林园,并蒂莲是荷花中的珍品,其生成的几率仅十万分之一,是十载难逢的植物中的“双胞胎”。由于种种原因,各地至今尚未形成独特的并蒂莲花群,故今亭林园的并蒂莲池仍属世上少见

 亭林园内并蒂莲池

据《正仪镇志》记载,1956年冬,亭林园首次移植了并蒂莲,而后培植成功,次年4月1日《昆山报》报道了昆山亭林公园“建了一个四周石驳,面积437平方米的荷池,移栽了东亭‘千瓣莲花’”。亭林园并蒂莲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处并蒂莲集中养殖基地,并蒂莲历来所开之群花中都未见结实现象,荷花专家曾用生长过并蒂莲花的藕种反复进行培植试验,结果都不能生成并蒂莲花,证实其不可遗传,只能天然生成。

 又到一年赏荷季,市民纷纷前来一睹并蒂莲风姿

亭林园中的并蒂莲成片植栽,开花时,虽多见双心,但亦有一心或多心,经过精心培育,据《亭林园志》记载,花池中曾有一枝开过十三头。在1985年,曾有亭林园职工点数一朵花瓣,竟有2601枚之多,花朵因负荷过重而低垂。


近日,亭林园中还将举办「荷花节」,在园中小径各处设有荷缸,色泽古朴清雅的缸中有香远益清的并蒂莲,二者相得益彰,赏莲便多了份趣味。

赏莲轶闻趣事


 青阳港赏荷团 
民国时期人们来昆山正仪东亭赏莲会同时去到青阳港的铁路花园饭店,其旧址位于昆山城南的青阳港铁路大桥西北岸。

1935年7月22日《申报》载有《中国旅行社举办正仪青阳港赏荷团》广告

 

因当时饭店荷池中的并蒂莲保护得当,到了夏季,千叶白莲竞相盛放,加之该饭店一直名声在外,就成为了南京、上海各地游人赏莲的好去处。1935年中国旅行社举办了正仪青阳港赏荷团,制定了往返上海与昆山的赏莲旅行路线,虽青阳港花园饭店现已不存,但从古至今人们赏莲的热情都不减。

1935年7月30日《申报》载有《正仪与青阳港两地名莲竞放》消息

 名家画作赏析 

并蒂莲的珍贵以及其蕴含丰富的内涵引古今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称赞它,或画之摄之以存其美,或作诗文咏之颂之以流其芳。苏州文人卢彬士先生观莲后赞曰:“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周瘦鹃先生鉴赏并蒂莲之后曾著文志之,誉为“色香俱绝,不同凡卉”。

01

张大千《并蒂莲》——此画作于1966年,时张大千远在巴西,听闻向大延之子向子安新婚,特寄赠此幅以贺。花青铺就的荷叶营造出氤氲混沌的效果,细致勾出的并蒂莲花提点了整个画面,整幅画作鲜艳明丽,令人心畅神怡。

02

吴湖帆 《五彩结同心》——吴湖帆是近代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被张大千推崇为民国画坛的“当代第一人”。用“没骨法”在熟纸上画荷,是吴湖帆的一绝,没骨法写荷,要活灵活现,叶之向背,花之开合,枝条之走向,如自然天成。画家在此幅画上作记十余年前与叶恭绰一道在正仪东亭赏并蒂莲,当时叶氏作赋《五彩结同心》,今作同名赋以和之。

 

花期预告

亭林园中并蒂莲的花期较长,初见花至终见花持续时间接近三个月。目前园中已有数量较多的花苞,几株并蒂莲已陆续开花,依据往常开花情况,集中开花期将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


悠然漫步于改造后的亭林园光影中,赏尽莲池美景亭阁里,品味园林诗情画意


(本文部分图片由昆山市摄影家协会徐耀民老师提供,部分文史资料由苏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马一平老师整理提供,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拔打24小时举报电话4000070609 或 在线举报

第一昆山  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5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