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道惠山:千叶莲复活回归,千年古镇重放光华

(2022-03-23 22:26:59)
分类: 生命科学

问道惠山千叶莲复活回归,千年古镇重放光华

概述:惠山古镇的兴盛与华山之名及千叶莲有关。

无锡惠山古称华山,据史料记载,与苏州华山和华山院之名一样,皆沿用了北方中原的陕西华山山名。

华山因群峰似莲而名,且传说华山中与玉泉院相通的玉井中有巨型千叶莲。中国古人有山神和植物崇拜,华夏之名也与华山有关。

 恐龙时代就有莲花,是生命力极强的最早食物。中国的野生莲花、人工植莲及其莲文化的历史悠久,莲在荒灾之年是填腹之食,和平时期是养生佳品。华山记及清《养生八笺》及《花镜》中都有提到,食之可羽化。

无锡古华山,也与北方的华州华山一样,与千叶莲有关。千叶莲其实就是风向标,唐宋时期道佛教兴盛,所以大家都相信只有圣水净土才出大号的千叶宝莲,只是到了南朝就变成小号千叶莲了。

春申君更曾以西岳华山之礼祭惠山,黄祠是古镇中在唐朝第一个建立的祠堂,惜未留世。故无锡、惠山及其祠堂兴盛的原因,除了太湖和运河,也更与惠山及其泉群等本身因素形成的极佳风水有关。惠山就像龙脉,惠山延伸出的锡山是龙头,故建龙光塔。

北方莲不比南方晚生,诗经中就记录了湿有荷华;承德避暑山庄的御荷苑里,更种植过内蒙古进贡的中号敖汉千叶莲,如今虽已绝种,但西岳庙里乾隆题词的岳莲灵澍”巨型横幅石碑依然震撼人心。

近代人更知道千年莲子还能再开花结果,中国的各界也愈加喜爱莲花。周敦颐的爱莲说深入人心莲花,象征吉祥、生命与廉洁。

而无锡荣德生更把缸养的千叶莲作为产品商标,该千叶莲与无锡近几年出现的太湖千瓣莲都与华山及惠山的古千叶莲相同,故惠山应该有过千叶莲,也可把复活的千叶莲再移植到惠山金莲池中。

一、 惠山古称“华山”,与南朝就有与华山相同的千叶莲有关

(一)有关史料表明惠山有古千叶莲,且与西岳华山莲有关
1. 古籍图书集成。

惠山寺千叶莲似西岳华山之千叶莲,同样可以食之羽化

2. 唐皮日休诗句惠山庵听松石诗句提到旧有千叶莲,估计在唐朝及之后已无。无锡现代文化名人高克强提到唐皮日休在无锡隐居,才写下了此诗句。

3. 明清无锡县志,无锡惠山寺的金莲似莲似荇,可能是水金莲,或是萍蓬草。

4. 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中如实记载了金莲池旧生千叶莲,金莲,今有萍蓬草。
先有的千叶莲与中间曾有的金莲是不同品种,根据中国千叶莲出现的时间记录,惠山寺及金莲池建成的年代,初步推断千叶莲出现的年代为南朝,极可能于唐朝前消失。

(二)惠山如苏州华山一样,皆因南朝就有华山相同的千叶莲,取名华山

1. 陆羽(733-804年)游慧山寺记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游慧山寺记/2980370

慧山,古华山也。顾欢<<font face="宋体">吴地记>云:华山在吴城西北一百里。释宝唱<</font>名僧传>云:沙门僧显,宋元徽中过江,住京师弥陀寺,后入吴,憩华山精舍。华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老子<</font>枕中记>所谓吴西神山是也。

(所以无锡惠山古有千叶莲是真,但是否为僧人引种不能确定。且有专家说老子没写过<<font face="宋体">枕中记>,也有人说老子的《枕中记》只是失传。)

 宋元徽年,属于南朝,公元473年到477年。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12/12/8378385_477599885.shtml

2. 苏州吴县华山书院之名与南朝就有的千叶莲有关。

(1) 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吴县有千叶莲

(2) 华山院之名由来的古籍记录.

重瓣观赏莲与白莲的史料记载始见于晋。北宋时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华山》(1048)记述苏州城西华山(花山)之名的由来,:“晋太康(280-289...

 苏州的千叶莲如按北宋时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中追记,在华山“或云晉太康(280-289年)中,曾生千葉蓮花也”,则比王羲之的记述早一百年。 以后范成大的《吴郡志》中,在敍述洞庭山观音院时,引僧怀深(1076-1132年)对观音院,在南朝时有千叶莲的追述。观音院始建于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几经毀损,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观音院主僧维照,用紫旃檀八百两造观音菩萨像,靖康二年(公元1127又建圆通殿,高僧怀深作《圆通殿记》,讲述原因池产“千叶莲”,初名为华山院。

(3) 唐代吴县陆畅的《望毛女峰》写到千叶莲(可略)

我种东峰千叶莲,此峰毛女始求仙。今朝暗算当时事,已是人间七万年。

陆畅(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字达夫,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

(4) “元嘉千叶莲堪小”,说明南朝的千叶莲并不大。元嘉也是南朝的年代(待引用史料)

 蔡哲夫,善治印,因广究金石,印作每得佳趣。或自篆而倩其夫人刻之。其藏书印有“二条一廛”、“元嘉千叶莲堪小”、“哲夫印存”等。 富收藏文物。治印不专一家。

二、 华夏之名华山有关,千叶莲可能最迟南朝出现,最早?

(一) 古诗词记录先有北方湿地荷华,后有江南水乡之莲花。

西周及春秋时期收集古诗的诗经中最早记载,湿有荷华。说明北方中原早有荷花,后来才有汉代的“江南可采莲”。要查找确切的清朝史料记载,北方的内蒙古曾有敖汉千叶莲。故荷是北方人的命名,莲是北方后来及江南人的命名。

(二) 华夏华山之名的由来,与莲花及千叶莲华有关

山海经记录少华山

《华山记》:“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也。”
传说华山群峰状如莲花,是风水宝地;这才有了巅池千叶莲。

道教名山华山的玉井莲,与华山玉泉的泉水相通,陈抟在此修炼得道成仙,千叶莲更被奉为圣花。

成仙是传说,其实也可能是一种代名词,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而已。千叶莲也被誉为莲花之王,千叶宝莲是莲花中的顶级养生品,才将华山之华作为民族的象征;夏,夏天时枝叶最茂盛,盛大也。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植物崇拜。

(三) 与动物崇拜并存的千叶莲植物崇拜有客观因素

中国的龙凤图腾及宝莲之吉祥物,都给了华夏民族以无穷的精神力量,促使繁衍发展成为人口众多,也就是最茂盛的国家。

气是生命之源,中国的气元论与周元公的爱莲说之间有何关系?不仅因为莲花的文化意象,出污泥而不染的自洁特性与外形清高,更因其花香弥漫而具有独特的气场。花香来自花瓣,花蕊全部瓣化的千叶莲花,自然奇香异绝,样貌也更似人类的血色心脏,所以也可不食用,只游览居住,也会对人类的心身洁净与健康愉悦大有裨益,也就更易使那些古代的修炼者得以性命双修,由内而外地参悟得道。

(四) 爱莲说与理学(道学)南传,也说明北方莲早已有了。

也就有了陈抟及其弟子周敦颐的太极图和太极图说等理论学说,对治国安民具有重大价值。

周敦颐的嫡传弟子是双程,杨时是程的弟子。周敦颐的再传弟子杨时住过庐山东林寺,并写荷花诗。程嘱咐杨时,吾道南也。也说明莲花与道一起,先在北方再到南方。

(五) 莲花在多国宗教中都有,千叶莲成仙说何时产生?待补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荷花还是睡莲,都因其光艳圣洁的形象与古代的多国宗教密切相关,也成为中国几千来的信仰。

英国画家阿尔玛·塔得玛笔下的《发现摩西》,也有睡莲花蕾整整齐齐地装饰着摩西的蒲草篮——那是埃及王室的象征,甚至被尊称为尼罗河新娘

服食千叶宝莲可以成仙,应是中国道家的说法,但似在南朝至宋代才有。

 《楞严经》卷一:“於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一一莲花见佛身。李商隐曾如是言。佛经曾记载悉达多太子出世后,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

千叶莲花天上才有。

三、 无锡老城及惠山祠堂群兴起与佛教兴盛及风向标千叶莲有关

(一) 佛教的兴起推动了惠山寺、古镇及其祠堂群的形成与兴旺

佛教也在南朝?流传到中国,和当地文化融合?从梁帝开始,唐宋时期的佛教也最兴盛。因为佛教的千叶莲故事,千叶莲又成了佛教的至尊圣花。

陈抟的徒弟,儒释道兼修的周敦颐写下的爱莲说,把莲的寓意,莲的君子品性描述得更形象贴切,也把中国的莲文化推向了高潮。

荷,寓意同心同德与和平平等,负荷重任,身居高位却自洁清廉,符合民众愿望

莲,同气连理才使莲具有坚韧绵延的生命力,象征吉祥如意;莲,能野生,也能池养缸养,甚至碗养,宫廷和百姓皆能种植,所以更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喜爱。

(二) 春申君更曾以西岳华山之礼祭祀惠山,其祠堂也是第一个建立的古镇祠堂,但只有遗址了。

(三) 华孝子祠就成了老街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祠堂,祠中祀奉的是东晋时期无锡人华宝。(待补充资料)

(四) 乾隆为写下爱莲说的周敦颐亲题御匾并留诗句。

清代两帝都喜爱千叶莲与金莲。康熙信佛,乾隆很小就能分别莲及其文字的不同,并巧妙运用给爷爷背诵其喜爱的爱莲说。这也因为爷孙俩开始厌恶站争,欲和平治理国家和管理人民,这个变化与印度的阿育王类似。有大臣在似莲的华山求得及时雨,西岳庙留下了乾隆写下的“岳莲灵澍”。所以乾隆惠山古镇除了到其他的几个名胜之地游览并题词赋文,更专门到这里的周夫子祠,为写下爱莲说的周敦颐亲题御匾并留诗句。周敦颐还写下了太极图说等名篇,为后世的皇帝治国之策提供参考成为理学鼻祖。

(五) 北宋宰相无锡人李纲从小受东林党人影响,及对东林书院的支持与其父亲和杨时有关。(可略)

李夔从福建邵武迁居无锡胶山,任官期间支持杨时开办的东林书院,院名与庐山东林寺有关。李夔后代就是北宋宰相李纲,也必然受到了影响。

二泉书院,现在是无锡邵氏的家族祠堂,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正德年间,邵氏先祖邵宝,任督察员右副都御史。当时宦官刘瑾独揽朝政,邵宝对此深恶痛绝,辞官回到家乡办起了这间二泉书院,教导学生“道德至上 功名次之”。鼎盛时期,书院有弟子数百人。

在书院内有一座的家祠。邵宝过世80多年后,顾宪成与几位书生一起将邵宝尊为“发轫者”,恢复北宋文人杨时的东林书院,并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绝对。一时间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议论国事的中心。顾宪成过世之后,后人遵照他的遗愿,在二泉书院内建造一座家祠,以传承弟子的身份,常伴先生邵宝左右。

现东林寺仍有道南祠,东林文化,对无锡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六) 极力推崇周敦颐的朱熹祠也在古镇。

 

四、 2017年起在无锡太湖边新的千瓣古莲与昆山天竺并蒂莲同

无锡的千叶莲到底是外来品种,还是自己生长出来的?

(一)2017年在太湖边的管社山庄首次发现千瓣莲,疑似昆山天竺并蒂莲花。管社山庄自2008年大规模改造以来,更换了几任管理者,千瓣莲来历不明。

(二)2019年有人发出并蒂莲绘画作品,酷似外白内红的千瓣并头莲。

五、 复活的太湖千叶莲与苏州华山莲及古惠山莲同(据叶恭绰考证

依据是叶恭绰考证昆山顾阿瑛莲就是天竺并蒂莲的依据是像苏州的华山莲待补充简要内容

所以,太湖千叶莲应该回归惠山金莲池,也让古镇重放光华。

六、 根据史料与事实,无锡名人曾养千叶莲本地能生长千叶莲

(一)东晋王羲之文录盆养千叶莲

在我国莲花史上最早见有千叶莲的记载,是东晋•王羲之(321-379年)《柬书堂帖》中,写有敝宇今岁得千叶者数盆

(二)清缸荷谱中提到右军

《缸荷谱》文摘:平阳峙之百里芳,右军之所憩焉,鼎湖之步虚千仞,李阳冰之所托足焉。
夫玉井之莲十丈,博陆侯之莲鸳鸯三十六;历城之北湖二十里;平阳峙之百里芳,右军之所憩焉,鼎湖之步虚千仞,李阳冰之所托足焉。彼群芳之如海,岂一苇之可航?比尚缸荷,不越几席间,而无美不具。归与诸君子数晨夕间为避暑之饮,以此为下酒物。

(三)无锡的唐代宰相李绅的重台莲诗句

(四)近代民国时期荣德生缸养的千瓣莲,无锡市荣德生研究学会会长,文史暨经济学家汤可可先生提供了确凿的图文史料,并鼓励并蒂莲值得研究

(五)20217月到10月初又在管社山庄发现千瓣莲,8月在十八湾太湖边有千瓣莲。

尤其是根据最后两条,初步推断,无锡太湖边千叶莲也极可能是自己生长出来的,无锡的水土可长出千瓣莲。

七、 无锡是块宝地,让复活的太湖古莲回归惠山金莲池

惠山金莲池,旧有千叶莲,金莲。现有萍篷草。

(一)有山有灵泉的地方,才有更神奇的千叶莲

据传圣水净土才有千叶宝莲。山不在高,有泉则灵。琼浆玉液,地灵人杰。

如华山一样,湖北的玉泉寺中有泉水,也有千叶莲。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传说_历史文化_中国5000历史网-www.y5000.com

https://m.y5000.com/whjc/50109.html

古今图书集成表明,云南及太湖流域的多个县均有过千叶莲。

无锡有山有水,有太湖运河,更有泉水,且惠山的泉水最多,最甘甜的二泉水流到的地方就自然生长出了千叶金莲,或是从外国比如印度,但是千叶莲没有种子,故从本国或本地的其他地方引进藕根种植的可能性更大。移植的千叶莲,也能在此生长。

但到宋朝时,只有金莲了,造了金莲桥据老一代文保专家夏刚草先生考证不是李纲造的(待引用),这个方塘也被命名为金莲池。

不是所有的千叶莲都适合移植,所以,也可再把无锡本地太湖边新发现的千叶莲移植过来,可检验这个区域的风水已恢复。

八、 大清官周恩来是周敦颐的后裔(可略)

周敦颐的后裔中有鲁迅和周恩来,周恩来亲笔题词的《爱莲堂》,也悬挂在惠山古镇的周夫子祠。莲的品格,也是周恩来提倡的家风。

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 电影《爱莲说》在湖南道县开拍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ZTvd

周恩来的家世、家事和家风-中华读书报-光明网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8-05/30/nw.D110000zhdsb_20180530_1-17.htm

九、 莲花的分类(可略去,或具体介绍的内容须精简)

(一)金久宁老师发的荷花分类,待补充。

(二)植物分类学中,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荷花(立莲)是睡莲科荷属。

两者相差颇大,亲属关系也颇远。但“莲”和“荷”却又是那么的不同。两个字在许多地方都不能通用。荷花(立莲)品种很多,有产地、花色、花型及花瓣数量等多种分类法。其中植物学中按花瓣数量及形状分类: 基本按花瓣来分的话,可以分为单瓣莲(15-20),复瓣莲(21-50),重瓣莲(51-100),重台莲(100余枚,雌蕊瓣化),千瓣莲(雄雌蕊全部瓣化,花瓣2000枚以上)

(三)古籍中的千瓣莲分类

 清缸荷谱中的分类,

1) 重台之白莲。

2) 千叶九大种蜜钵大小二种。

3) 千叶莲亦称佛座莲,按花心数量分类,有剥莲、并头莲、品字莲等。)

4) 千叶六小种蜜钵,小桃红,洒金、锦边说见大种。

 []陈淏之《花镜》卷六花草类考,也提到佛座莲,花有千瓣,皆短而不甚高过房。睡莲是放在荷花一条里的,并没有分门别类。

十丈莲,清源所生,百余尺,耸出峰头。藕合莲,千叶大花,红色中微带青晕。
千叶莲,生华山顶池内,人服之羽化。

衣钵莲,花盘千叶,蕊分三色,产滇池。

碧莲花,千叶丛生,香浓而藕胜。佛座莲,花有千瓣,皆短而不甚高过房。并头莲,红白俱有,一干两花,能仵花,宜独。品字莲,一蒂三花,开如品字,不能结实。四面莲,色红,一蒂千瓣如球,四面皆吐黄心。

重台莲,花放后,房中眼内复吐花,无子。

金莲,花不甚大而色深黄,产九疑山涧中。黄莲花,色淡黄而香甚,其种出永州半山。

十、 附古代诗人吟咏千叶灵华(可略)

俞锷 《岛南杂诗》:“閒依赤水三珠树,却梦灵光千叶莲。”

唐李白咏华山莲花。《古风五十九首》组诗作品之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49,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