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花塘一号》(莲荷系列散文集自序、目录,童话、科普及其实用价值的初步探究)

(2021-10-05 09:35:52)
标签:

仿生产品

药食植物

莲和文化

莲荷科普

旅游经济

分类: 潇莲赏荷


难忘的2010年,是母亲也被查出重病的第二年,也是我特地赶去看真荷及莲花们的第一年。

从出生以来,我都没好好地看过它们。没想到,这一看,就好像把我的魂都勾了去,我仿佛就是它们中的一员,我想天天和它们呆在一起,看它们怎么出生、成长和生活......

我似乎能读懂它们,每次都会很自然地置身其中,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也引得我每次都用图文记录

这些观荷游记,有的后来投稿刊登了,有的被我保存着。我的热情也逐渐减退,因为父亲也癌症复发了。

2015初,母亲也随父亲仙逝了。我在整理父母遗物时,才在母亲的床头柜里突然发现了我的出生证,上面的家庭住址居然是“荷花塘一号”。我好像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父母已经不会再告诉我,“我到底是谁?

这年的清明节后,懊悔万分的我突然于4月6日在微信收到提示,便在47观音圣诞这天,匆忙又顺利地第一次赶去本地的古青山寺,点亮了两盏莲花心灯,第一次跪拜佛像及痛哭流涕地向父母忏悔;再第一次对着远处的青山焚香,用手机为老友及老人们祈福。4月中旬时,我已左脑剧痛、日夜失眠一周。约到三月初三的4月22日,我就好像做了一场约半个月的《清明游梦》,在自我催眠的梦境中,看见了《天女散花在希望的田野上》、十里荷塘......中国歌曲、教我荷花功的母亲、甲骨文字及亲友们都来救我了......

2015年夏末赴青岛前,我便投稿了《我就是阿爸阿妈佛前的那朵青莲》,并一直供奉着父母的彩照。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再回头看那些几乎被我封存的印刷体旧作文及博客日志,或拟人或抒情或励志,有的记录了珍贵的往事,更有的就像提示或预示。原来,各个时期的各种宣传信息、中国文化、教我作文的父亲、学校老师们,民间传说和风俗,及各个时期的师友们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并和华夏智能气功锻炼等结合,才使我逐步地恢复精气神及提高思想觉悟。更在突发的紧急状况下激发潜意识和潜能,成功地实现自救重生。也从此自觉地请教、学习、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东方民族乃至全世界都喜爱的莲和文化。

感谢莲姐、红莉、六木及俊哥等老博友一直在激励和鞭策我;感谢丁一、林非、梁长峨、杨庆鸣、郭伟、杨天冰、赵日超、王宗仁、卞毓方、郭锡廉、蒋虹全、董哲、胡伟、冯小军等文学和生态导师们的引领。感谢黄民柱、冯和年、沈海清、黄介艺、杨荷、叶建荣、周明南、陈陵驼、朱伯兰、周锡民、蒋循、毛聚明等书画文字界老师们的指教。(按时间顺序排列。)

感谢无锡园艺专家丁国强先生的点拨,感谢历史学家可可老师提供荣德生培植的千瓣莲珍贵资料及对无锡莲文化研究的肯定。

感谢生态文化杂志社主编胡伟老师特地介绍的中国植物药物专家金久宁老师,给我的初步感觉是博学多才,平易近人还很风趣幽默,特地提醒我历史上就有许多赞美千瓣莲的诗句。我这才发现,王羲之等无锡名士也喜欢千瓣莲。今年初夏六月,我刚和全国散文家一起去洛社的书圣故里采风过。真是无巧不成书。

金老师在看见我对莲荷的喜爱与习作文字,对千瓣莲的执着与湖边探险后,立即在2021年国庆佳节鼓励道:“您那么有心,完全可以将探访荷花行程和心情整理成篇。”

金老师又说到我心里去了,但我又怕自己的地理、水土、植物知识等都很不够,文学水平不高,以前主要是写日志,自己抒发,后来受博友们鼓励才开始投稿。《我的玉睡莲》、《雨中观荷》、《哭泣的荷叶》等游记文字于2010年初发在博客时,有人建议我写童话故事;后发表在《中国散文家》杂志,有人建议我出书,我都自觉水平不够。最近也想把有关的都集结成成册印刷,到时恭请专家审稿作序如何?

金老师更爽快地说:“先别想的那么周全,有感而发就好。思想的火花最为宝贵。不妨发个文稿目录看看,提个完善的建议是可以的,很乐意做个锦上添花。”

总的来说,我在博客及平时都有幸遇到了几位恩师和知己的贵人,就向大家学习,讴歌自然与人性大美,自觉也努力地尝试着宣传本地乃至中国的各种正能量事物。近几年也在把文章与科普、健康等结合,有的有点像半论文,所以要请教各方专家及查阅学习等,我这个老新手有时就比较费劲。我也一直在回忆及整理相关资料,但如果要提高一个档次及推广其实用性,向文化教育、人类和谐、自然生态、健康养生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发展心里仍然没底。所以正好恭请金老师及众师友们都作我的指导老师,冀望能不负众望、完成预期任务。

我仍是无党派也非宗教人士,中立的爱国爱民者。以下是我今晨到下午初拟的莲荷篇散文目录,各图文曾多次公开初发或转发在“海荷吉祥”的微信圈;按年份排序,并在()中注明保存原文的介质和媒体网站:

1. 2010年《我的玉睡莲》童话篇新浪博文;2010年第《中国散文家》杂志

2. 2010年《哭泣的荷叶》《显灵、朝拜》((采荷游记及崴脚自愈,康养旅游篇,单篇记录在个人新浪博客;2020年以《荷儿有灵——初探自然生物包括人类与植物的自愈及互感能力》为题、合并发表在2020年第《华夏散文》杂志

3. 2010年《雨中观荷》拟人篇及仿生产品新浪博文;初登《无锡商报》副刊,2017、2018年同名发表在东方旅游文化网、《2017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4. 2011《我给父亲念“我的玉睡莲”》纪念篇《我的玉睡莲与老耿及父亲》,个人新浪博文

5. 2011年《海荷之恋》(白话叙事诗《父亲走丢了》《爸爸让我来陪您》《苦恋》《海之大》,个人新浪博文

6. 2014年《花开见佛》、2015年《我就是阿爸阿妈佛前的那朵青莲》散文诗及纪念篇,单篇记录在个人新浪博客后以《花开见佛》为题、合并发表在2015《华夏散文》杂志

7. 2016年《步步生莲之无锡国专采访篇个人新浪博文;约2016年或2017年图文登载在无锡教育电视台网,后因电视台改制、老记团解散,近几年暂时看不到该年及之后公布无锡教育电视台的老记见闻。

8. 2017年《大美蠡湖,无锡首次出现罕见的血色连心荷》、《千瓣同心并蒂莲开太湖盛世人花共舞(个人新浪博文,采访篇,因老记团解散、近几年暂查不到该年及之后公布无锡教育网的老记见闻。

9. 2020《千瓣同心,太湖古莲向阳开》(生态散文、个人新浪博文;2021年简约版刊发在2021年第3期《生态文化》杂志

10. 2017年无锡太湖边发现元末天竺并蒂莲花及其来源推断》(请教无锡园艺专家,含昆山并蒂莲考证资料等,个人新浪博文)

11. 2021年《我们一起去北京学习生态文化(东方旅游文化网,《生态文化》微信公众号有照片

12.2021年《天女散花在希望的田野上》(梦幻篇2015年发生的《清明游梦》节选,个人新浪博文;方旅游文化网。

13. 2021年《2017无锡惊现大云荷与千瓣莲、2021年无锡李先生拍到千瓣多头莲——我们爱大自然和人类,大自然和人类也会爱我们回顾相关事件的归纳篇,个人新浪博文)

14. 2021年《著名历史学家最新爆料:无锡荣德生把一缸寻常红荷开出的千瓣四平莲作为棉纱商标》(资料篇汤可可先生为中国莲文化研究及其种植发展提供了珍贵史料,并指出并蒂莲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挖掘个人新浪博文)

15. 二代清帝和无锡名士(书圣王羲之、唐宰相李绅)等皆爱千瓣莲》、中国药学专家、植物研究员确认清《缸荷谱》中提到的右军就是东晋书圣王羲之个人新浪博文)(个人新浪博文)

16.《中国药物专家、江苏省市植物专家、园林专家等介绍千瓣莲常识和文化历史》(金久宁及丁国强先生提供的珍贵资料及科普宣传,个人新浪博文待录入

17.《独一无二是无锡,入秋仍开长寿莲——2021年管社山庄千瓣莲探险记》(个人新浪博文,待录入)

18.《宣传荷文化暨初探保护和发展无锡千瓣莲的实用价值》(各方专家执笔或指导篇,个人新浪博文及其他网站待录入)

19. 待续......

 

2021105日星期二 晴,正午12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