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吉他)访北方吉他校长窦云鹏
(2010-06-01 09:16:15)
劳累之余,孤灯月下,是那把已经放弃的吉他,那从指尖流出的醉人音符,缓解着他的压抑与苦闷。
而今的窦云鹏,依然会每天练琴,思索,写书,向往常一样。他知道: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访北方吉他学校校长窦云鹏
提起窦云鹏,多数人都鲜有耳闻。他既不是商业巨子,也不是政界精英,但在圈内提起"老窦",那绝对是一位响当当的风云人物。
6岁,在大多数孩子仍东奔西跑淘气贪玩的时候,窦云鹏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音乐儿童了,那时他已担任小学童声领唱。
9岁的某一天,窦云鹏在家中发现了哥哥的一把口琴,简直如获至宝,就偷偷地吹起来。母亲并没有说什么,静静地坐在儿子跟前,窦云鹏感到一种无言的鼓舞。母亲拿起口琴自信地吹了一首曲子,这也是她会的唯一一首,这使窦云鹏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依偎着母亲学了起来,也许,是他的血液中流淌着音乐的天赋,窦云鹏很快就能将乐曲熟练吹奏。许久以后,窦云鹏知道了这首曲子的名字:马兰花儿开。
至今回忆起来,窦云鹏都会觉得异常兴奋,他永远也忘不了那第一次吹奏"马兰花儿开"时的激动,那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辗转难眠。从此,大街小巷,沙滩树林,几乎都留下了他悠扬的口琴声。12岁的时候,幼小的窦云鹏已经在区文化馆担任口琴独奏了。
窦云鹏的父亲笛子吹得很好,按照常理,父亲一定会好好的教授,将其雕琢成才。但那时,父亲一心想要窦云鹏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幼小的窦云鹏尚未能理解父亲的苦心,依然固执的在大街小巷快乐地吹着他的口琴。也许是源于勤奋努力,也许是因为灵感天分。窦云鹏每听到一首曲子都能毫无差错的将其吹出来,这让身边的许多人都惊羡不已。
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种宿命的安排在等待着。一个很平常的一天,窦云鹏依然在外面吹他的口琴,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吸引了他,那细腻、忧郁、含蓄、透明,仿佛来自天外的绝妙音色将窦云鹏的心牢牢地勾住了,这是窦云鹏与吉他的第一次接触。
另外吸引他的是一个关于吉他的动人传说:太阳神阿波罗追求一位美丽的公主,两人一见钟情。可是公主的父亲并不允许,用神力将女儿带走,阿波罗就在后面拼命地苦追。等到两人历尽千辛万苦重逢在一起时,狠心的父亲将女儿变成一棵树。阿波罗伤心欲绝,就凭着记忆中公主的模样,将树木做成一件乐器,取名吉他,与其终生相伴。
此后,窦云鹏就像传说中的阿波罗一样,开始了他不息地追求。
谁也无法想象13的窦云鹏是以怎样的热情熬过来的,没有琴,没有教材。当时的吉他价格不菲,对窦云鹏来说,二十几元的吉他无异于天文数字。好在,当时的一位大哥要买吉他,但却没有时间,这样"美差"就落在了窦云鹏的头上。他独自来到北京,买完琴之后,不动声色的回到家,偷偷地在家练习起来。20天之后,他依依不舍的将吉他还给那位大哥。没有多久,吉他坏了,那位大哥不会修理。窦云鹏就花了很少的钱将其买下,终于他拥有了第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吉他,尽管小,尽管破旧。但对窦云鹏来说,却如获至宝。学习、"偷艺"成为少年时期窦云鹏生活的全部。每次练琴之后,窦云鹏都兴奋不已,然而兴奋之余,却发现,自己在家中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爱。无论父亲怎样极力反对,窦云鹏始终固执地坚守着最初的信念,反而更加刻苦的练琴,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这个迷人的乐器。不知不觉中音乐已在他的心底深深地扎根,成长。
从此,长城脚下,金色沙滩,箭楼牌下,熙攘的人群中,几乎都留下了他怀抱吉他的身影。但不久,窦云鹏感觉这种幼稚的浪漫正在渐渐凝固。由于缺乏规范的技巧以及正确的引导,他始终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琴艺难以提高,窦云鹏困惑了。冥冥中,一个"拜师学艺"的意念在他的心底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终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外出拜师学艺。窦云鹏认为这是他继续前行的唯一途径。
就这样,怀揣着哥哥一年来给他积攒的买自行车的200元私房钱,窦云鹏踏上了求学的漫漫长路。
那一年,他才14岁。
对于一个远走他乡的陌生人来说,那一段漂泊的岁月是苦涩的。好长一段时间窦云鹏都在漫无目的地寻找着。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朋友的帮助下,窦云鹏结识了他的老师李质伟先生(时任中国古典吉他协会理事),李老师娴熟的技巧和丰厚的理论让如饥似渴的窦云鹏惊叹不已。在老师的悉心教诲下,经过两年的纠正提高,窦云鹏的功力已今非昔比,终于能够随心所欲放任自如地弹奏出如水般清澈澄明的音乐了。
学成而归的窦云鹏回到了这个给了他太多的际遇和灵感,包含着太多的辛酸与苦楚的小城。不久,就有了演出的舞台,他的才华得到山海关团区委的认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多次为家乡人民演出,好评如潮。
但此时,困难再一次摆在这个执着的年轻人面前。生活的压力,感情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忍痛放下手中那把挚爱的吉他。开始寻找所谓"体面"的工作。这样,他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早点,水果,贩鱼,服装鞋帽......窦云鹏曾一度混迹商海。
劳累之余,孤灯月下,是那把已经放弃的吉他,那从指尖流出的醉人音符,缓解着他的压抑与苦闷。
在演艺圈"蒸发"许久的窦云鹏,在朋友的帮助下,带着梦想重返舞台。掌声不多,但足以淹没6年来的苦楚与不幸。音乐界的朋友没有失望,热心的观众也没有失望。他组建了红极一时的均衡乐队,并任主音吉他兼配器,当时由窦云鹏编配的经典乐曲直到今天,还被许多同行演绎回味,几度沉沦的梦想之花终于怒放。
但命运始终和他开着不小的玩笑,在事业稳步上升之际,祸从天降,他生命的支柱——那把积攒8000元买来的吉他被人偷走了,他觉得生命一片空白。
重新拥有心中的挚爱:吉他。成为支撑他的唯一力量,坚强的窦云鹏继续延伸着他的梦想。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年迈的母亲患脑出血住院,为了给母亲治病,弥补多年来的缺憾,窦云鹏不得不将视如生命的吉他卖出去,给母亲治病。
过多的泪水也许是为那许许多多的辛酸与苦楚以及愧对的母爱。
他不得不重新做出选择。音乐作为人类共通的语言,其完美性众所周知,但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一语言,也许教学能弥补这一缺憾。多年的学习与实践经验使他发现众多吉他爱好者并不能自如地用吉他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办学成为进一步完善与提高的唯一途径。至此,以其为主旨的北方吉他学校成立了。
1999年,重拾梦想的窦云鹏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古典吉他系,师从于著名吉他艺术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志先生及演奏家丽佳炯先生研习古典吉他以及吉他文化教育。2000年师从于吉他艺术家褚建华先生,并撰写专著教程《民谣吉他初步入门》,从而满足了众多吉他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弥补了秦皇岛市一项空白。
提起全国吉他等级认证,窦云鹏感慨万千。在众多的认证考试者中,他的学生夏雨是全国学员等级认证考试中年龄最小的一名;李京也以出色的表现荣获秦皇岛市等级认证第一名,同时也是秦皇岛市多年来第一位吉他专业五级的学员。
窦云鹏还多次被邀情到电台等媒体录制节目,在一次节目中,有一对残疾夫妇,一家人都爱好音乐。儿子喜欢吉他,窦云鹏当即表示,要无偿为其到家中授课。窦云鹏说,我能体会他们的心情,看到他们我就回想起那些无助的日子。
从一个懵懂学琴的少年,到如今身兼中国音乐家协会吉他学会专家会员,中国吉他专业高级教师,中国吉他专业等级认证委员会秦皇岛考区评委,海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的窦云鹏,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明白。
而今的窦云鹏,依然会每天练琴,思索,写书,向往常一样。他知道: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离开北方吉他学校的时候,天已经渐渐的暗了下去,混迹于匆忙的人群中,我能感觉到窦云鹏曾经的艰难与困苦。
街头霓虹闪烁,希望窦云鹏和他的北方吉他学校,一路走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