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股东减持应继续从严规定

(2019-08-19 08:40:53)
标签:

股市

杂谈

  上周五盘后,又有10家公司公布股份减持计划。在A股市场刚刚企稳展开反弹之时,不管这些公告减持分量多寡,大小非再度给人以减持不辍的印象,在行情处于弱势阶段,不免让投资者心中有如打翻五味瓶。

  上周五公布控股股东、实控人减持的公司包括耐威科技、杰瑞股份,大股东减持的有中科信息、透景生命,董监高减持的有富森美、欣旺达、华测导航、盈康生命、健友股份,还有因股权质押被动减持的凯乐科技。除了凯乐科技,其他个股减持原因基本上都是“个人(基金)资金需求”。

  大股东减持已是老掉牙的话题,2017年公布过的减持新政已堵住了许多减持漏洞,在减持时间、减持方式、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不过与成熟市场相比,还是存在过于宽松的问题,比如依据规定,董监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中小板的董监高申报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的数量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后者曾在市场中产生离职等待“兑现”的现象,前者尽管减缓了减持速度,却还远远不够。

  减持问题在国企中并不成为问题,因为国企罕见有减持的利益驱动,但在民企为主的中小创中却是个大问题。毕竟一家公司的股价,在A股市场“新股不败”神话一直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公司一旦上市,大股东就可以一夜集福,财富的骤然放大,兑现或者是至少一部分"落袋为安"乃人性使然,因此减持是个不可回避的事情。更何况,中小创公司在调整了多年之后,大多个股估值依然偏高,而一些公司不一定在未来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些“廉价”(从二级市场投资者角度看确实廉价)的筹码,当然更有兑现的冲动了。如果公司估值正常,没被过度炒作,而发展前景可观,那么对所有股东来说,低迷市道中减持,那将是个得不偿失的举动。

  如今科创板实施了各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制度创新,不过关于减持的规定,除优化了未盈利公司股东的减持限制,其他的规定则大同小异。未来是否会有更细致的规定出台,因目前离这个板块的解禁时间尚有一段距离,似乎不是急务。但是,看到目前已经上市的科创板公司那迷你型的流通市值和动辄几百亿元的总市值,还是不得不为将来大小非的解禁减持会给市场造成的压力捏一把汗。当然,这个压力是阶梯式的,并非一股脑儿出现,但在现有减持规定框架内,只要用中小创的减持速度衡量一下,心理都要震颤一下。

  减持是市场正常现象,但如何能不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利益造成伤害,以维护市场的三公原则,已成为一个难题。过去出现过的以高价减持为目标的一些“操作”乱象被规范之后,如何让大股东利益与上市公司更长远地捆绑在一起,让创业者把公司上市当作新的起点而不是创业的终点,需要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可用手机直接关注微信公号“上官铜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