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或率先企稳

(2018-10-12 08:39:39)

 即便在美股“跌成狗”的情况下,周四A股的跌法依然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毕竟,A股与外围股市的走势不能同日而语:美股是在创了历史新高之后的“崩盘”,而A股则在艰难筑底之后刚有所企稳并走强,行情可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跟跌可以预见,但跟着“跌成狗”简直难以想象。

  此前我们从较为长期的月K线观察,得出的结论是10月份的月K线很关键,如果10月份能收一根向上的阳线(沪指即使低开之后,能收在2837点之上),那么月K线筑底成功的概率就很高,打破今年以来月K线所形成的标准下降通道就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今年剩下的时间,市场展开一波所谓的“吃饭行情”也就可以成立;更进一步,趋势行情一旦形成,随着场外资金的不断加盟,说不定行情从此走向“良性循环”轨道,实现此前大家最为期盼的“长期慢牛行情”也未可知。

  这样的臆测在现实走势面前,目前似乎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性,因为这种走势的出现,意味着两市行情必须在短期内止跌企稳,且迅速得到扭转,重新走上升途。然而,昨日的大挫,对刚刚有所聚集的市场人气造成的影响,恐怕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燃起投资者的做多热情。因此,如果没有扶持政策加码,那么后市的调整,需要我们做好长期的准备。一种走法是,即使行情不再下跌,也需要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重新筑底,等待新的契机。另一种走法,则是“最后一跌”的方式,将市场人气打到“气息奄奄”,市场在满目疮痍的同时又见“遍地黄金”,这样的情况下,A股重新筑底后得以渐渐走牛。

  以目前的市场状况判断,前一种走法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之前的“三底”(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已经相继露出了一些端倪,“十一”之后的走势更多地是受到外围市场的拖累,只要政策面上加以引导,稳住市场信心,A股走势先于外围股市走稳的可能性极大,毕竟,A股的估值优势极为明显。当然,后一种走法实际上更为“理想”,因为每次牛熊转换的时候,常常是以“短痛”式的杀跌才杀出历史大底的。而要对这一点作出“是否”的做判断,关注点在于市场在下跌过程中或者企稳的时候,若能持续放出大量,就基本上可以如此确认。那时候,不管市场有多恐慌,作为理性的投资者,都应该保持“贪婪”的心态。

  不过,就短线而言,反弹如果力度明显不足,仓位高者应该有所减仓,毕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