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格仍以“防守”为主

(2018-08-01 08:09:53)


走过7月底行情,沪指在K线形态上仍是中规中矩:突破W底形态后回抽颈线支撑,至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红似有结束回抽再度转强之意。美中不足的是成交量出现了我们此前担忧的缩回低量水平的状况,后市若不能再度放量,则反弹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将极小。在市场吸引不到增量资金入场的情况下,沪指将继续陷入在3000点之下反复筑底的尴尬境地。

在近段的反弹行情中,市场出现了关于下半年选择成长股好还是蓝筹股好之争。不过笔者发现,争论所设定的前提条件是行情见底转强甚至已是牛市起步,诚然,近期种种迹象显示,两市见底概率确实很大,但关键在于发动行情的契机似乎迟迟未到,即使有宽松和积极的宏观政策预期出现,但不明朗因素依然太多。设定这样的前提不免过于乐观。

实际上,如果这个前提条件并未确定,那么,选股风格也就不难决定,以“弱市重质”原则,在不少绩优股依然具有投资价值的情况下,当然应该以绩优蓝筹股作为首选目标;未来一旦行情确定了强势,那么,成长股的弹性才会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实战手筋,带有投机成分,而这里所谓的“成长股”和“蓝筹股”,是从投资风格上说的,是相对模糊的分类。前者对应的是新兴行业里的小盘股板块,后者对应的则是大盘蓝筹股板块。如果投资者选定的是非常确定的成长股,那完全可以不理会市场的强弱,什么时候买入都是正确的选择。

从几年行情的时间跨度观察,这几年不温不火的行情走势,以及赚钱效应的相对缺乏,让近期的沪指在3000点向下突破之后,即使导致其下破的因素基本消除,指数也无法迅速复位。而这样的走法,多年来在市场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投资者“高抛”之后,只要能耐心等待,终有更好的买入时机,所以,在指数可上可下的敏感位置,大家也就采取观望的策略,量能也就跟着萎缩。此前我们用过“逆市战术”,针对的就是这样的阶段行情。

周二沪指收出阳线,结束了之前三连阳突破之后四连阴回抽调整的态势,能否为8月份行情奠定“良好的开端”?投资者短线需要关注的焦点,一是指数能否继续上攻收阳,二是成交量能否重新放大。有之,则可以加仓;无之,则宜静观其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