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连续下跌,用广州话说就是“跌到阿妈都唔认得”。不过,面对同样的事情,有人认为这表明了“刚刚树立起来的价值投资理念要破产”,有人则认为“实施价值投资理念的时机来临”。关注本专栏的读者,知道笔者的观点属于后者。
大多数A股中人,其实对价值投资理念的理解,采取的多是“实用主义”的方法,患上的也是我们常说的“近视症”。比如今年初介入中国平安、茅台,还硬要贴上价值投资的标签,这不免有点自欺欺人。面对已翻倍以上的高股价,这时若因市场“真相大白”而参与“价值投资”,实际上却是与参与讲故事的中小创炒作一样的“价值投机”。而且,当股价调整下跌时,不少人还用价值投资需长期坚守来安慰自己;等到终于深套时,又“恍然大悟”于今年已不是价值投资年,接着开始抱怨“价值投资理念”害人。不反思这一操作的心理过程,估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将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那种认为价值投资理念要破产的,正是陷在上述的这个误区之中。价值投资被称为“时间的玫瑰”,结合A股市场的实际,则在择股和择时两者之间,择时显得更加重要,在2007年中国平安149元高峰而市场目标望到200元以上时,如果投资人因其涨势凌厉而立足“价值投资”,那么只有到了10年后的2017年才获得解套(如还没在高位卖出,则现在又恢复套中人角色),10年时间也并没能开出瑰丽的花朵。其实,既然要用长期持股来实现价值,笔者不懂投资人又何必急在一时地在股价已处高位时冲进去呢?冲进去的,只能列入“伪价值投资者”的行列,若还自以为是,则还将误导自己,最终高位站岗并接受时间的煎熬。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选择的正是市场跌跌不休的时刻,在下跌过程中等着抱上金娃娃。可以说,价值投资者是将“下跌是最大的利好”发挥到最好的一群人,你在股价大挫中看到了恐惧,他却在此时看到了机会,这就是差别。
市场跌得不成样子时,冷静将成为后市致胜的法宝。如果我们追随大流,一会怨天怨地怨自己,一会期盼政策来救市,一会又求饶般地发誓反弹赶紧走人,那么,这些于事无补的负面情绪将成为沉重的包袱,遮蔽了理性的眼睛,让你错过难逢的投资时机。相反地,这时盯住自己偏好的个股,等待其股价低估时逐步出手,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应做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