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般规律,牛市经常是在行情的犹犹豫豫中产生、在行情的疯狂拉升中结束的。一直在结构性牛市中反复运行的A股市场,尽管近日各类指数表现乏善可陈,综指甚至走得让那些“近视症”患者又一次大呼小叫起来,但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等大盘蓝筹股,却走上了升易跌难的“康庄大道”。以上述规律来套,这样的走势,的确会让人捏一把汗。
毋庸置疑,这类大蓝筹即使经过今年以来的暴涨,估值仍在低洼区域,因此未来继续涨升的空间依然存在。只是,在累计涨幅过大(两股股价今年均已翻倍)的情况下,加速上行是否意味着股价步入最后的拉升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他们股价的急速拉升,在存量资金博弈为主的眼下,虹吸效应让市场在原来的结构性行情基础上进入到范围更小的结构性行情中,这种小范围个股自我强化的行情,对市场的“慢牛”预期,将是一种不好的苗头。我们此前关于“价值投资变成价值投机”的担忧,说的正是这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A股的历史上,已形成一种顽疾。看近期指数的市场表现,这种苗头已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味了。
价值投资的重要性,经过这两年市场的“教育”,如今已是深入人心,但笔者觉得,其前提条件是投资者要认同“投资是一项长期事业”的观点,否则一切将显得矫情。上次我们说过,很多人靠着错误的理念也在A股赚了很多钱,这是事实。在A股的不成熟阶段,市场内幕交易多、公司偏好资本运营、大股东花尽心思操纵股价以兑现利益等等行为,正确理念也不免要被能快速致富的各种“劣币”消息所驱逐。当股价长期不能反映公司价值,价值投资者的寂寞,也就可想而知,反正常人很难坚持。而当市场总是无法摆脱坐庄模式以及羊群效应的困扰,价值低估的个股,也只能是作为市场热点的一种存在,而不是价值低估本身,这样,市场固有的强大力量,也将可能在未来推动蓝筹投资向投机的方向前进。
本栏一贯做的是未雨绸缪的工作,上述的趋势尚需进一步观察。如果是杞人之忧,那就最好。但一旦蓝筹股动辄大涨,原先上升通道变陡,量能不断放大,短期内或许可以“投机”一把,但中线则需要警惕其对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若蓝筹热点不仅无法扩散,反而进一步缩容,考虑短线离场的时候就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