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观察:创业板逼近低位

(2017-07-15 08:30:35)


沪指已连收四根周阳K线,本周尽管涨幅不大,但在周初探低20周均线后顽强收红,趋势上仍得以保持。与此同时,创业板指却收出了中阴周K线,已近乎光头光脚的形式,宣告向下破位,年内低位(1711.82点,也是自2015年见顶以来的最低位)已近在咫尺。两大市场的分道扬镳,进一步显示了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仍在继续,虽然如此走势引发了各种讨论,但如果从较长的时间段来考察,则可以看出目前的讨论大多带着短视的性质。

风格转换尽管最终可归诸价值投资理念在目前的逐步确立,但创业板自设立以来的表现,使得这一板块的走熊明显地会“伤害”到大量中小投资者。“以小为美”的风气在几年前一直都处于主流,之所以如此,在于其具有爆发力的赚钱效应打下了“群众基础”,而以讲故事、高送转、坐庄模式所形成的投机风气,让这个市场难以走出“赌徒模式”。于是,在指标股持续涨升而中小盘股不断下滑的过程中,“赚了指数不赚钱”成了普遍现象;于是,跟不上市场节奏的投资者便将赚不到钱的怨气撒在了监管层的各种监管动作上。

诚然,监管层的监管措施常陷入顾此失彼的怪圈中,且其想以疯狂的节奏解决IPO“堰塞湖”进程的决心似乎又有所抬头,与市场的博弈仍在进行之中。但是,作为可以用脚投票的投资者,如果不及时因应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仍以投机心态应对,则被市场教育成“怨气桶”将是可见的结果。

股谚云,下跌是最大的利好。创业板向低位逼近,应是投资者的利好消息。不过,从投资角度分析,虽然本周大跌之后用整体法计算的创业板动态市盈率跌进了50倍以内(为49.8倍,而中小企业板为42.3倍——据同花顺数据,下同),但与全部A股的平均19.96倍,上证50的平均10.93倍相比,显示还是高估太多。再从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角度看,显然创业板整体上仍不具备投资的条件。

笔者林鑫一直认为,价值投资标的中的所谓蓝筹,应该具备绩优、成长的双重特性,这样的公司不一定是在上证50成分股中,而是分布在各个板块之中。只是,鉴于A股的炒作特点,即集中力量搞概念和热点,因此,公司的“出身”往往更重要,生不逢时或者生不逢地,要表现都会很困难。如今创业板预冷,好公司也会跟着泥沙俱下,而这,却正是有心者逆市而行的好时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