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证监会核发企业IPO家数反弹到了9家,引发了市场关于IPO重新加速的猜想,且IPO与行情关系的讨论又有“沉渣泛起”之意,而这一“利空”传导到了次新股,创业板本周连续两天大跌,已形成破位向下寻底之势。受其影响,主板尽管有大盘指标股拼命护盘,也出现了不胜负荷之感,周二沪指就收出一根上影线高达23.87点的假阳线(实际下跌了9.59点),深圳成指则再度考验年线的支撑。短线来说,市场能否维持原有上升趋势,已令人产生怀疑。
关于IPO的问题,本栏觉得市场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不要偏执一端。任何不顾市场承受能力,为了加速而拼命给加速做法贴金或者寻找借口的说辞,说得再漂亮也迟早要挨市场的巴掌;认为停掉IPO就能让市场起死回生的想法,也并不切合实际。A股IPO之所以众说纷纭,根源还在于“市场化”实行得不够彻底,且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机制来保障。审核制中的责权利问题一直没有厘清,违规违法上市的惩罚并未到位。因此,当公司上市后被发现有问题,审核制中的各个流程如何分担责任,投资者应该找谁赔偿?至今未见有细化的规范。
而本周就IPO加速的问题,舆论关注点不仅在于与行情有无关系上,还在于退市制度的完善和常态化上。说真的,退市制度嚷嚷这么多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很大原因在于监管层怕对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此考虑并非毫无道理,在投资者各种保障制度没能建立起来之前,贸然让大量公司退市,保护投资者利益之说如何体现?不过如此一来,市场也就陷入了另一种尴尬境地,退市制度不健全,看似保护了投资者,却难以让投资者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赌博心态因烂公司存在重组后乌鸡变凤凰的可能而长期无法平息,且上市公司肆无忌惮,在公司价值毁灭之后还能将“渣”卖个好价钱,市场因此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其实,A股的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但如果总是处在这种犹犹豫豫的状态,行情就算走牛,也只不过是一种赌博性的波动,最后该怎样还会怎样。看看市场对待IPO的态度,已足以证明眼下投资者心态的脆弱。不过,笔者林鑫觉得,证监会的核发家数,或许带有市场博弈的成分,观察其从10家跌到7家、4家,然后又上蹿至8家,回落到6家,再升至9家,市场心态确实跟随波动,但当这种变化被市场适应了,行情也将回归正常。林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