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突破最后一根长期均线(半年线)之后稍作整固,就在大盘指标股——主要是保险板块为首的金融股带动下迭创新高,大有再次向强阻力位3300点进军之意。自5月11日指数见底以来,整体上大盘股已成为行情的主流,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由此市场存在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不过,7月份以来,这一现象逐步得到改观,笔者统计的涨跌家数比显示,自6月底以来,大多数日子都超过了1,昨日更达到了4.93,显示普涨行情有所抬头。在一些蓝筹股明显处于歇息状态的时候,市场以普涨来补不足,也表明这波行情可能具有一定的中长期性质。
市场爱说的“五穷六绝七翻身”,“五穷”似有所应验,“六绝”却没有出现,“七翻身”能不能成立?从基本面判断暂时仍看不到端倪,但基本面也不至于会成为行情的“累赘”。技术面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沪指形态上已构筑了一个标准的上升通道,市场欠缺的只是成交量。尽管我们总在期盼市场能够出现由价值推动的上涨行情,但在A股市场,要出现这种行情并不容易,以固有习惯,依然是只有资金才能推动行情的上行。也因此,判断市场行情的性质,目前仍需要从成交量方面去着手。
技术面而言,上期我们说到了月线的周期性问题,即沪指在历史高点回落至今,基本形成一个13月周期现象,本月正好落在这个周期的转折月里面,有3、4、5月形成的三月连阴形态,转折方向向上的几率明显要高于向下的几率。更何况,沪指自2016年1月份因“熔断事件”创出阶段新低之后,至今已经过去了19个月,沪指仍沿着一个极为缓慢的通道爬行,尽管整体上已经上升了接近475点(逾17%),但用月线来观察,几乎可以用构筑平台来形容,一旦可以放量向上突破3300点,加速向上的行情仍将可以期待。就目前的市场状态而言,突破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观察这次行情的变化,原先的炒作氛围已经大为改观。笔者林鑫觉得,这是蓝筹股不断抬升的示范效应所起的作用,而这种趋势,既契合监管层的“盛意”,也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毕竟随着蓝筹行情的深入,市场挖掘蓝筹的热情将逐步高涨起来,价值投资理念也将逐步得以树立,这样一来,市场过度投机的现象,也慢慢得到有效的扭转,也只有这样的行情持续下去,未来由价值推动的行情才会得以确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