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观察:大旗形整理

(2017-04-01 02:32:39)


A股“鸡年”一季转眼落幕,尽管从沪指的周线或者月线看,暂时难以看出行情的端倪,是上还是下,市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引。去年底笔者预测的“2017年行情可能缺乏方向性”、“依然是结构性行情的天下”,至今并未发生突变。这种温温吞吞的行情,找不到方法,很多交易者可能会直接“闷死”在看盘中。

一般来说,一季度行情奠定了全年行情的基础。大势而言,常有个先下跌探明底部(经常在1月份)、后展开两会预热行情,因而总体而言,称之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并不为过。今年行情并没有例外,沪指在116日探低3044点,之后持续上涨了23个交易日,涨幅在5%左右,在两会开始之前就展开了横向震荡,至今在这一形态中进行了28个交易日。这种走势所奠定的,看起来没有多少“基础”可言。别的不说,从成交量的变化上,已经证明了市场行情要发生格局上的突变,并不具备基础。

基本面暂时也并没有配合行情过度走强的基础,经济有复苏迹象,但仍存在反复可能,倒是资金面收紧的迹象在一季度渐渐得到了体现,这将持续影响到二季度。而股市本身正处于整肃阶段,A股走上健康成熟之路可谓任重道远。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汹涌、解禁股减持之潮暂未有得到缓解的迹象,A股赚钱效应长期不彰,场外资金迟迟不愿入场,与此同时场内又不顾一切地融资,也使得市场水位很难升高(除了“外延式”的总市值可能不断增高之外),一般交易者除了祈求利用市值中签来获取超额收益之外,要在这个场中利用差价获利,需要火眼金睛的能力:一要预见热点,二要及时了结。

其实,从20161月以来的月线图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大型的下降旗形整理形态,旗杆是20161月份的一根高达22.65%跌幅的大阴线,这根阴线即使在股灾中也是罕见的,从那之后,行情行走至今,仍在做着旗面的工作,15个月过去了,这种形态并未改变。众所周知的是,旗形整理的结果,是延续原有的趋势,下降旗形,也意味着整理结束之后,仍将延续下降之途。

技术分析只提供一种参考,形态会随着行情波动发生新的变化。化解上述技术风险,需要多方努力。首先必须改变目前这种过于沉闷的局面,成交量必须在二季度有所放大,热点应该具备可操作的持续能力。其次是政策上能对市场继续释放“红利”,比如对限售股的解禁能找到好方法。林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