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大盘遭遇消息“棒杀”,所幸尾盘跌幅收窄。沪指“做”了两个缺口,一个是回补了8月15日向上的跳空缺口(3051~3053),一个是又留下个向下的跳空缺口(3079~3073),纯从技术上观察,这一段的旗形整理格局应已完成,加上消息面上的“利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接下来市场再度发动挑战年线行情,向上抹掉昨日的下跳缺口,应是一种最佳选择。
先说利空。源于保监会下发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被解读出“6000亿万能险将陆续撤出A股”的论断。对市场而言,新增资金总是“在路上”,养老金入市总是只闻雷声响,今年降杠杆之事曾让大家“心惊惊”,甚至IPO稍为提速都让行情也要抖一抖,这样的巨资要撤出,大家当然明白对犹犹豫豫的行情意味着什么。因此,常理而言,若此话当真,市场走势再现去年那种一败涂地的走势将是毫无疑问的。但盘中大盘低开后,倒也没有感觉到市场有过多的恐慌。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目前市场心态的平稳和行情的相对强势;一方面又可以看出大家对监管层不会重复那种“去配资降杠杆”方式的信心,毕竟再来一次“股灾”,对A股市场来说将可能是毁灭性的,真如此的话,想再恢复股市应有功能,就将变得遥遥无期了。
如果说盘中这种臆测不太可靠,毕竟很难判断政策“一刀切”方式是否也会“吃一堑长一智”,因而离场观望才是反应敏捷的一种“保命”方式,那么,盘后保监会的澄清,称“保险资金是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将进一步发挥长期投资优势,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让我们看到了盘面“密码”的可靠,以及对反应过度的交易者的一记耳光(当然尾盘大盘逐步盘上,或许是消息灵通者的杰作)。
再说技术。自8月15日沪指触碰年线至今,形成了旗形整理形态,这一形态的原理是价格将最终沿着原来的轨道运行。另外,沪指明显被下行的年线压着抵抗向下,这本身也无法得出市场弱势的判断,反而带着人为的“画线”的感觉。
尽管一惊一乍是A股常见之事,不过,对于各种似是而非的消息传闻,投资者还是需要保留清醒的头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