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观察:万科股权被抢背后

(2016-08-14 00:00:30)

      尽管宝万之争因恒大的介入而只能算成市场的次要焦点,但万科A近期在二级市场的走势已经一改7月份以来的颓势,重新恢复停牌前的雄风,俨然成为两市多方的一面旗帜。这一点在周五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在群龙无首、沪综指再度滑向3000点以下时,万科A的奋起涨停带领地产金融股联袂走强,让市场再度摆脱那种软绵绵的局面,重新向年线进军。

      从宝万事件一开始,笔者就主张不应该掺入太多道德判断,各方只要是在规则下尽展所能就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而监管者在其间也只可以用法规尺子去度量,而不能以个人好恶或某方利益为重去干涉“大战”进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法规漏洞,及时补上,对A股市场来说,还可谓是善莫大焉。

      如果由宝万事件开始,A股市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收购和反收购战,这除了可以在目前上下皆有难度的尴尬市道中陡增热闹之外,还可以从市场角度判断出目前位置的投资价值。同时,这一事件也提醒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需要好好熟悉市场化的规则,毕竟公司上市确实意味着在“玻璃房里办公”,一举一动你在明处而“野蛮人”(有心人)在暗处,像以前不少上市公司高管总觉得“股价跟公司经营没有关系”的观念,其实是有点危险的(除非是市场操纵者胡乱炒作)。另外,以往我们所说的市场监督的问题,也有了实质性的诠释。经营不善,高管因此下台,这已被大量实例所印证,但公司再好、股价估值过低,高管若还是置若罔闻,导致落入“野蛮人”之手,也将不得不防,否则引来火烧屁股,也是一件很难收拾的事情。

      如今,万科A引领下的市场给人带来了较大的期盼。然而笔者林鑫仍觉得投资者需要有清醒的头脑:首先,万科代表着蓝筹成长股形象,它的重新走强也引发了蓝筹板块的异动。在目前资金面捉襟见肘的情况下,A股发动大规模“会战”的时机并不成熟,因此短期市场创新高之后,投资者仍须谨慎以对。其次,宝万之争尘埃并未落定之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理想和现实仍有一定的距离,或许其走向并不如上述所臆测的那样,甚至存在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还有,从实用角度,投资者仍须紧盯市场的赚钱效应能否出现,以便调整目前的仓位状况。林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