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行情突遭中阴狙击,至今整个市场仍陷在低迷苦战中,多空双方均谨小慎微。尽管原先的“死多头”依然多心不改,但“滑头”们的见风使舵似乎更具号召力,市场心理面出现了微妙的波动,原已偏向乐观的情绪渐渐转向略微悲观,这一点可以从成交量上得到确切的证据。
上周三击穿短期均线的阴线带出近期的大量,以沪市为例,当天从此前的日均2000亿元左右的成交忽然放大五成至3000亿元以上,这可以看做是此次破位下跌(连破10、20、30日均线)带有一定的恐慌盘跟风。此后反弹虽然出现但明显无力,只是做空力量也并不持续,指数在60日均线之上构筑整理平台,维持住原有的振荡格局。而同时成交量则渐行渐缩,逼近今年以来屡次见底的“地量”——2月29日重新见低2638点,量1946亿元;3月11日见低2772点,量1284亿元;本周一见低2917点,量1406亿元。昨日运行3个小时,再见地量,即使尾盘放量拉升,量也只达到1342亿元,为阴线后的最低量。
地量见地价是近期盘面重复的故事,周二也没有例外,反弹可谓应声而来。只是,以笔者林鑫的观察角度,这一段市场的低迷,用“节日效应”(尽管如今五一并非长假,但有些地方依然有长假习惯)来解释其下跌和企稳可能会更加合理,传闻中的各种“利空”,不是此前已为大家所熟知,就是带点“挖空心思”的性质。节前的下跌,以及之后的低迷(成交量创阶段新低),其实正是节日效应的典型特征。因此,节前反弹就算能持续,估计成交量也很难恢复到此前的高水位。若能够爬回到短期均线之上,就已经为节后行情维持今年以来的慢牛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情的演绎看起来并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但投资心态却已是如此,这是人性使然。股市里如何战胜自己,确实与赚钱一样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