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应对春季行情
(2016-02-19 10:53:45)
经过连续反弹,猴年红包已经到手。然而对大多人来说,是否先收取这个“小红包”,还是要等到变成“大红包”再打算,却也费尽思量。从节后走势看,成交量正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正在逐步放大,并很快就越过5000亿元的关口,技术上市场呈现出“价升量增”的良好态势,让本已令人有点心灰意冷的“春季行情”又有被重新点火的迹象。
本栏对于春季行情的期盼,在节前已多次提到,这也只是一种经验之谈。以往是春节前出现阶段布局的低点,春节后借助重要会议和年报“业绩喜报频传”来提振信心,出现一波或大或小的“春季行情”,行情一直持续到年报接近尾声,许多有碍观瞻的“丑媳妇”年报出场,参与者才做鸟兽散。后来,随着年报披露均衡理念发布,以及重要会议议题的透明化,这种经验有时不一定灵验。
但不管怎么说,今年市场已经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下跌洗礼,春季行情的可能性反而是更提升了的。只是在行情初始阶段,反复将是一种常态。因此,此前我们提到的不要过分乐观,也不要过分悲观,做好资金管理,应该还是应对眼下阶段行情的上策。
其实,从市场方面看,今年依然并不缺少炒作概念的“供应”:国企改革仍在路上,炙手可热的供给侧改革将带来不少机会,而新兴产业的兴起,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可谓题材迭出,有些也确实有实质性的业绩成长。眼下市场因资金尚未全面爆发,因而暂时还撼动不了大盘股,呈现的仍是中小盘股较大的机会。而从二八跷跷板到二八大合唱,需要一个赚钱效应不断扩散的过程。
从股市本身的改革看,发行注册制应该是今年的重头戏。如何唱好这出戏,目前还看不到端倪。以眼下的市场心理,大有一旦成功推出注册制,就可能会解决市场不少沉疴的趋势,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像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推出之后,市场却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样,最好多些角度去思考。
对于后市行情,笔者觉得需要谨记眼下的市场环境,并避免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跟着跟着,就忘了市场还处于反弹阶段,被市场短期的强势所蒙蔽;二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两脚抹油,盲目杀跌。林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