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弈政策的思路应淡化

(2015-12-09 08:04:27)

  新股即将上市,市场虚势相迎。大盘图形又开始变得极为敏感,滞留场中的投资者无形中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后市是破位下行,还是尚能维持目前的振荡蓄势走势?实在也不好判断。

  按照此前本栏的预想,今日上市的新股集体连续涨停实无悬念,而在他们的示范效应下,新股又成万众瞩目的焦点,或可让行情有些转机。这一来可以吸引市场打新积极性,让大家为获得剩下的遗留新股“申购权”而斥资入市;二来可以引起那些调整了很长时间的新股的“兴奋”跟风,然后或可以点带面地引发次新股来一波局部行情。当然,这种“经验论”碰到眼下非常短暂的解决“历史遗留”,是否还能出现如此效应,需要走一步看一步。

  在没有强有力的利多消息刺激的情况下,年底行情渐走渐淡是预料中的事,更何况目前所见到的消息还偏向于利空的居多?目前支撑市场的,应是政策博弈的心态。主板IPO密集发行、上海战略创新板也紧锣密鼓,各种融资活动可谓如饿虎抢食,而行情则显示市场仅有存量资金在场博弈,在供需如此不太对称的情形下,市场重心向下应是迟早的事情,之所以眼下市场仍能维持在一个上倾的通道内运行,也许在于投资者预期呵护行情的政策会在必要时出手。

  不过,就眼下改革的趋势来说,这种观念似乎已经有点落后了。我们都明白,早在10年前,监管者就已经提出“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目标,尽管这条路走过来感觉是荆棘丛生,中间也经历过不少的波折,但至今这一初衷并未改变。就近期各种消息判断,规范化早已打响了“运动战”,市场化也正向着发行注册制的目标前进,国际化则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而有了加速的预期。以此观之,则政策干预市场越来越少将是一种趋势,因而政策博弈的思路可能要逐步地淡出我们的心理分析体系。

  因此,即使市场真的能出现我们预想的新股带动的局部行情,仓位较重的投资者也要尽可能将仓位降低到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至于眼下市场所关注的年末基金排名大战的机会,笔者觉得应属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那种,因为经验而言,争排名并非只有拉抬重仓股价一途,还有打压对手重仓股的“奇招”,不明就里者,也就难以准确判断了。林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