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周末利好不断,但A股除了创小板收红,其他指数悉数尽墨。而收红者也是冲高回落形态,在各种政策继续护盘的情况下,市场走势为何依然如此弱不禁风?
找理由解释当然并不难,比如A股休市期间外围股市动荡不安,经济基本面不佳已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比如我们将公布的宏观数据预计仍无起色;比如市场清理配资问题还要继续,而养老金入市并非朝夕可成之事……
不过,自从国家队入场护盘以来,市场走势的各种解释似乎显得更为无力(本来A股就经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了),因为多空的争斗,最终演化成“筹码”力量上的决斗,而不再仅仅是投资理性的问题。如此情势下,各种投资原理也就暂时失效,如果依然遵从基本面到技术面的条分缕析,近段也就时不时地要大跌眼镜了。
本栏觉得,眼下市场有太多的因素可能要让位于“规范”的阵痛。照以往的说法,A股总是在规范和发展中前进,两者交替成为阶段性主导任务(暂时还看不到有改变的迹象),最终让A股螺旋式向上(不管是规模还是成熟程度)。在“发展”主导的情况下,市场行情将以走牛为主,因为政策会鼓励市场做多信心;在“规范”主导的情况下,行情将以振荡或走弱为主。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清理市场一些杂质,更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轻装前进。
眼下阶段市场究竟由哪个主导?本栏更倾向于“规范”,尽管政策鼓励做多的意图十分明显,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提法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规范一些市场行为,堵住一些制度漏洞,已是这个阶段市场的主要任务。
因此眼下解释市场若能从市场心理面角度,也许会更贴近实际。比如对周一期现不合拍的现象(沪深300指数跌115.35点,跌幅3.43%;IF1509涨67.2点,涨幅2.22%),是由于近期一系列关于期指限制的消息使然。空头在风声鹤唳的情形下,只能通过抛售蓝筹股特别是银行股来打压股指,同时加速期指空单的了结。前一动作让现货“很受伤”,后一动作又让期指存上升“压力”。这样一来,当空方现货筹码殆尽,市场的空方力量也就基本被消解,来不及平掉的空单也就只能成为多头的分羹。
空方无法兴风作浪,超跌的市场也就只有反弹一途。不过,反弹只是一种对之前过度下跌的修正,后市并非就是坦途,因为基本面在那时就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