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箱体振荡是最好选择

(2015-08-05 09:07:39)
标签:

股票

  如果从沪指近段的K线图观察,指数在见底后至今的走势中,是红多绿少(尽管上周一一根长阴创出多年来的单日跌幅记录),显示目前的市场正处于相对强势的筑底过程。不过,从各方面综合分析,似乎短期内重新雄起也不是一件易事。笔者觉得,只要在这个位置“休养生息”3到6个月,则未来延续牛市行情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但如果就此又开始了疯牛行情,则未来的市场,可能会“死得更惨”。

  这是基于指数目前所处的空间位置来判断的,尽管沪指从6月12日见高5178.19点以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跌了35%左右,差点抹杀了今年以来的涨幅(54%左右)。但如果我们将时间稍微放长一点看,则从去年7月份启动的这一波行情,即使经过这次大跌,仍可录得80%以上的涨幅,这个时间用了1年多一点,因此调整才进行一个多月,时间上应该是不够的。当然,由于有国家队的护盘,市场的调整也将面临较大的变数。

  变数之一是措施上对空方的诸多限制(周二连融券也停止了),使得市场无法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当然这是针对理论说的,笔者觉得A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并不强,过去所说的股价与基本面大多脱离关系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体现。变数之二是护盘的目标,笔者臆测,所谓的不让发生系统性风险,就是将暴跌的风险封锁在股市里,不让它传染到其他金融领域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去杠杆,这一目标基本完成。但护盘资金要在对市场不造成冲击的情况下安全撤出,又成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前期管理层的一些讲话,表明资金短期内不会撤出,那么,这样的资金未来如何处理?会否在控制住市场涨跌节奏之后,又设立新的目标……

  反正,一切暂无定数,笔者也就只能理解为行情要大跌很难,但要大涨也并不容易。未来构筑箱体振荡将是唯一的出路,也算给市场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只是A股的习惯,若连所谓的结构性行情(局部赚钱机会)也难见的话,则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就会选择离场观望。如何让市场不再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活跃?这将考验护盘队的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